《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书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再忙一年也可以读上百本书,哪有时间读书?

首先是一个如何管理时间的问题。推荐大家看看《你的碎片时间用途越多,你的生活选择越多》以及分析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方法的系列文章,你就能明白挤出时间读书并不是问题。

其次,这也是一个读书态度的问题。对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而言,你把这个问题换成“你哪有那么多时间打游戏、打麻将、谈恋爱、逛淘宝、做头发”,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做喜欢的事情你就会付出足够多的时间。

如果你早早培养了阅读的习惯,读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不需要太刻意去安排,书随时随手就可以读。

最后这还是一个读书环境的问题。如果你生活的环境处处都是水,你就会慢慢的爱上书。为了逼自己养成爱上读书的习惯,不妨咬咬牙试试,花费3000元买上一百本书,让家里身边到处都是书,这笔投资肯定值。

二、读完整本书和读微博、微信文章的区别

阅读博客、微博微信文章这样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整本书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不系统、不严谨的碎片知识,或者是系统的整体性知识。

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系统的思维,长期做碎片阅读,只会让自己的大脑充斥各种碎片思想、各种有趣的段子,但是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体系,而这样子考几句必须通过阅读有质量的好书慢慢培养。

等你培养出框架思维能力了,再看碎片文章,就可以把看到的信息点整合到自己的框架里面,让自己的框架更加丰富饱满。

三、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每天坚持写自己的时间清单,还做了时间不同用途的分类详细清单,每天每个周末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他都会汇总统计自己的时间支出,核算自己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时间是多少!

没有形容词,没有情感,没有任何波动,它就像时间机器一样,忠实的记录着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和生活,任何事情不遗漏,包括和别人写信、和朋友聊天,还有自己的科研,工作全部记录消耗了多少时间。比如写一篇论文发花费了多少时间,在柳比歇夫这里,时间记录的清清楚楚,一点儿也不马虎。

很多人不记录不知道,一记录才发现从早到晚的日程里那么多时间浪费在无效的工作、无聊的等待、无所谓的闲话里面。

大部分时间清单记录法都要求你分类统计各种时间用途总和。你应该看看你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哪里,比如一天睡觉几个小时,运动几个小时,学习几个小时,生活几个小时,工作几个小时,一个大象应该继续细分。比如工作中准备多小时,开会多少小时,业务多少小时,等等。

柳比歇夫非常有兴致统计自己每日时间清单里真正用于工作的有效时间长度,即便自己是这样的珍惜和擅长利用时间的人,能够做出如此高产成果的人,每天用于有效工作的时间也是很难超过五小时。大部分人的每日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时间其实并不超过两小时。

四、本书提到的相关书籍清单

《纯粹理性批判思维》

《越读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互联网思维》

《一以贯之》

《零秒思考》

《周鸿祎自述》

《金字塔原理》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田园诗和狂想曲》

《这样读书就够了》

《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高效能人士做决定的51个思考模型》

《长尾理论》

《免费:商业的未来》

《参与感》

《引爆点》

《整理的艺术:创意是整理出来的》

《奇特的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