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 压力 + 休息
压力让人处于“不舒服的学习区”,合理的休息让人获得充沛的精力和专注力,保证处于持续的高效率学习区。
移动互联网时代,喷涌而出的新知识、技术,漫天的信息和噪音,不断地刺激大众本已焦虑不堪的神经。快速地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是保证个体不被这大时代甩下的不二法则。不断地持续高效学习,充沛的精力和专注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断舍离
保证注意力放在深度交往、高价值的群体和个人,长期不联系、偶尔联系也只是普通的问候、嘘寒问暖而已,不如直接断舍离,微信好友限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
衣物不宜过多,否则,每天需要花费过多的意志力去选择不同的服饰。
餐饮以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就可以了,过度的口腹之欲,容易饱暖思杂,且肠胃负担加重也消耗精力。
养成良好习惯
选择容易让人焦虑,也不断地消耗精力和注意力,而良好的习惯,让人免于频繁的选择,且在不断地刻意练习、精进。
休息
短暂休息的频率提高:工作、学习一个小时,散步几分钟。
每年安排一至两次的长假,去接近大自然。
充足的睡眠,至少每天六小时,人在深度睡眠里,才可以清理大脑的缓存,白天的学习也可以发生奇妙的神经元连接。
运动
每周至少保证2-3次,每次1小时以上的运动,有氧和无氧。既可以拥有充沛的精力,也可以更年轻、有活力,也是人生、家庭幸福的保证。
目标感
短目标与长目标,长目标是人生的方向,短目标是阶段性的任务。我也常常纠结于偶尔的没有坚持,然后就放弃一个长期目标。比如:掌握英语是一个长期目标,但是,绝大多数人,包括我,由于各种原因,中途有几天没有用英语,惧怕这种挫折感,往往就放弃了长期目标。正确的姿势是,长期目标不变,每天尽量去用,不要去想失败,当天没有用也没什么大不了,第二天用就行了,一定要避免这种恐惧感、挫折感。
完美主义者更是如此,每件事情,从头就开始追求完美,遇到点bug,要不从头开始,要不放弃,本质上也是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更多的也是活给别人看的,虚荣、面子害死了多少人,坚持做就行了,不完美也坚持,不断地修正、迭代就行了,也不会浪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上面几点,尤其最后一项是今年我重点修炼的。不需要一下子完美的作品,完美的自己,每天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有价值的工作、学习上就行了,每天学点新东西、进步一点点就够了。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