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网友问我说:雪樱,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然而,雪樱也没有答案。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记得两年前,有一天,我对我妈妈说,妈,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一点期盼都没有。妈妈,回答说:“人活着就有意思。”现在再去回想这个问题,会有另外的一层感觉了。
其实,当我们去问生活的意义的时候,是带有指向性的——我们把它看成了某种高级选择中可见、可量度的现象;而不是一种抽象而深不可测的、形而上学的尴尬境地。
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不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考试而考试,还想为了自己的舒适和满足而活。
试想一下,在时光的这段,我写信给你。
会不会开心?
从你们到我们有千万种可能......
我们幻想过无数种人生,人生却总会给出另一种答案
是不是很无趣。
这种大人的语气
以至于,当我们走到自己曾经所向往的阶段的时候,发现与自己预想的有很大的区别时,心中就会有很大的落差,无法接受,郁郁寡欢。
这种应试的素质教育,于是就会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从众的心态,人云亦云,不再有自己的思考,不再去明辨是非。从而让我们的“言论自由”便会肆无忌惮的疯长。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当我们自己有选择权的时候,反而会更加迷茫。选择也是一种权利,可权利的本质是自由,权利的理想状态就是强制最小的状态;即自由。自由与选择权具有同源性。我们反而会更加被动。就像我们夏天去等公车,看到车上很多人,想着,等下一辆吧!然而,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等到,酷暑难耐,当你,看到下一辆公车时,哪怕,人很多,没有空调,你还是上了这趟公车。
人走又何尝不是一趟行走的列车?我们沿着车轨,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每一步,有苦涩的,甜蜜的、柔软的、怀念的。
无论,是哪一个?
当这些画面,出现你的在脑海中。看到,以往、逞强的你、倔强的你、弱小的你;都会让现在的你泪眼模糊的。
我们都曾跌跌撞撞的成长,通向一个未知的地方,在人潮拥挤中,很多人从我们身上清清楚楚的看见他们的过往,却无法给予我们一个拥抱和鼓励。我们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不会少。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经历都会变成我们自己的养分。当下的每一刻,都是汲取养分的过程。
我想,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至满手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