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一个关于“马旭”老人的视频报道,感动落泪。视频内容我不复述,大致展示一下人物经历(以下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1947年,马旭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她与黄继光在同一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受勋,并在战场上结识了爱人颜学庸。回国后,马旭作为优秀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并以全优的成绩被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
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作为军医担任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正式登机跳伞,此后20多年间,她跳伞140多次,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1983年开始,马旭决定将自己多年的医务工作经验结合跳伞经验总结出来,献给部队。20世纪90年代,马旭离休后,并没有“安享晚年”,而是仍忙着医学科研。但随着年纪渐长,无儿无女的马旭越发思念家乡。作为第一代空降兵,马旭总计跳伞140多次,成为中国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2018年9月13日,马旭将她毕生积蓄300万捐给家乡木兰,用于教育、公益事业。2019年3月底,老人还有另一笔50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预计2019年4月捐出,同时,老人在邮政储蓄银行还有200万的活期存款也将捐出。,共1000万。人物事迹
马旭是中国空降兵部队第一代女空降兵,服役时浴血沙场、精忠报国;年届50岁时,潜心科研,研制出“充气护踝”等发明专利,享有“军中居里夫人”美誉;60岁离休后,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人到暮年时,更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我看完视频第一反应是要去截一张图,一位86岁的老人,身轻体健,头脑清醒、说话中气十足,人小小一个,但能量场非常强(视频中介绍她年轻跳伞时身高不足1.5米,体重35公斤),尤其是说话时眼神透露出的坚定,让我被震撼到!这种眼神,无论是上场杀敌,还是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什么是财富?她的经历、她的内心、她的信念就是最大的财富,“身心圆满”这种财富之巨大,足以让她觉得这1000万是多出来的,可以捐献福惠别人。
有的人哪怕有几个亿,也可能觉得要死死守住,要不断让钱生钱,停不下来,心灵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因为内心没有圆满,还需要不断填补。
不是不鼓励大家搞钱,而是这个钱是不是在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得来的“副产品”,还是为了搞钱而搞钱。
当然,为了搞钱而搞钱太正常了,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所以我们没能“感动中国”,绝大多数人只要能感动自己,过好自己的一生,也是很有意义的。
补充一句,差不多写到最后时,我多次看她的照片的眼神,觉得挺熟悉,突然想到,这就是我母亲有时透露出来的“眼神”,而我,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