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

一、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内涵

1.世间正见

世间正见,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世间正见一般有四点:一是有善有恶;二是有业有报;三是有前生有后世;四是有凡夫有圣人。这些都是世间正见。简而言之,世间正见全部都是劝人向善的,相信有业有报,有前生后世,三世因果的。

2.出世间正见

出世间的正见,就是从听闻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见解,并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其中四谛、八正道、三法印这些都是引领我们迈向解脱,走向涅槃的法。我们要熏习,要修的也是这些法。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了对法的抉择,首先要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之所以要亲近善知识,是因为善知识有正见有般若。我们要闻的就是这个正见、般若。

了解了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的区别。我们就知道学佛是有次第的。首先我们都是人,我们需要把世间正见学好修好,包括五乘共法,也就是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以后再学习三乘共法方面的内容。把世间正见修好了,出世间正见就很重要了。因为出世间正见可以让我们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见地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帮助人们离苦得乐趋向解脱,趋向涅槃。

二、出世间正见之缘起中道

理解“缘起性空”,首先,缘起是无常的,是空的,因为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条件永恒不变的,都是因缘条件的组合。“空相应缘起”,也是说因缘而起的万事万物都是无常、无我的,都是空的。缘起是与空相应的,随顺的是尊重因缘。这里的随顺不是逃避,不是放弃,而是放下,顺应因缘。这里就要讲到缘起中道了,何为“中道”?在佛法修行中,中道就是不苦不乐,心中还要有无常法。修行过程中不让自己太苦,也不要太乐,太享受。所以在修行中要随顺,尊重因缘,而不是刻意的逃避现实某个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去修行。殊不知,这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三、出世间正见之四谛

所谓四谛,也就是苦、集、灭、道。对于这些,我们要知道也是无常的、无我,具有不稳定性的。从因缘来讲,苦就是果报现前,苦已经产生,我们已经感觉到苦了。集就是因缘条件的集合,集合在一起。灭就是要去把苦灭了的一种心境,状态。道,就是方法,专门灭苦之法。(八正道)

大家都会讲苦集灭道,但是仅仅知道,有没有灭苦呢?我们要灭苦,要解脱,就要讲究方法,有灭苦的方法。学佛修行当中,要给自己定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要懂得在无常、无我中了解它再去修,锻炼自己最终达到解脱。

四、出世间正见之先得法住、后的涅槃

这里法住,是指一切众生的生死缘起,有此因而后有彼果。“先得法住后得涅槃”主要是讲若要了生死,必须先要有法。有了法住智,才能依法而修,依法而证,才能依法迈向涅槃。从哲学上来讲我们知道,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需要正确理论来指导的。若想要解脱,趋向涅槃是需要正确的方法去知道,而佛的法,是释迦摩尼佛亲自体证过的,绝对正确的了。

    感悟:我们学佛,大部分是因为尝到了世间的苦,于是就想通过接触佛法,去灭苦得到解脱。所以我们来修行,来学法。但是,要想解决问题,要解脱,就必须要有对法的建立,要心中有法,让法相伴终生。也就是说,有个法这个理论,要用理论来指导行动,指导修行,才能达到我们心中的那种效果,解决问题。

2017.12.2

慧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云22/30°,体感温度30°,空气质量优,湿度65%,西风3级,日出04:57日落19:00 吃过午饭不想练习...
    光锋容阅读 163评论 0 0
  • Java 8 lambda表达式示例 我个人对Java 8发布非常激动,尤其是lambda表达式和流API。越来越...
    java部落阅读 650评论 2 3
  •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些看似平凡,实而不凡的人。 -------小引 重回记忆的隧...
    初勋阅读 499评论 5 4
  • 从今天起 一、清晨7问: 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我的终极人生目标是什么? 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今天如何与...
    ATOM_JHJ阅读 1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