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护理

穴位(大一点的孩子):点揉风池穴和太冲穴以及行间穴去肝风肝郁+弹拨极泉穴打通心包经,一直弹拨到中指麻,点揉内关穴清心火安神+捣小天心安神镇惊+点揉三阴交穴滋养肝肾脾三经+太溪穴补肾,关于风池穴的重要性将另有博文阐述。


全身按摩:沾润肤露把孩子的全身经络摸遍,感受手下有不正常的硬结、条索、絮状物、痛点,用按揉或艾灸的方法把它们散开,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气血正常运行的罪魁。重点是颈肩处、大腿两侧和小腿内侧以及足底。脊柱上每个脊突下都要按一下看是否疼,疼的话艾灸至不疼。擅用热水袋,经常用热水袋给孩子敷后背督脉,从尾椎骨开始敷,每段敷大概5分钟,痒的话挠挠后敷至不痒然后上移,最后至大椎。受凉、腹泻时更要施此法。


艾灸:4月30日的新体会:棵棵的小儿抽动症已经好了,最近脸色也很好,4月里个子长了一大截。但晚上鼻子有点堵,于是按揉尺泽穴、曲池穴和手三里穴,结果发现都疼,太疼了孩子受不了,于是采用艾灸的方法,灸曲池穴后,棵棵又开始耸鼻子扯嘴巴,说是不舒服,然后开始挠嘴边下巴,开始挠鼻翼两边,后来按照以下顺序开始挠整个头皮-后背-脖子-肘窝-两侧腿窝,我一看,这不正是她病情严重的时候所有难受的地方嘛!于是接着艾灸到所有部位都不痒了。灸完曲池灸手三里,棵棵开始觉得鼻孔里面痒,然后还是刚才那几个部位痒,但比刚才程度要轻很多。从以上经历我得到一个启示:小儿抽动症的孩子可以给她艾灸这三个部位,清嗓子的、鼻炎的、晚上打呼噜以及腺样体肥大的也会有效。


艾灸保健穴:神阙、脾腧、身柱、中脘、三阴交。每周3~5次,艾灸完一定要多喝温水。


过节重温《求医不如求己》,发现里面提及很多能治疗小儿抽动的穴位,现一一列出供大家参考:


1.抽动和筋有关,所以我们可以从筋而治,重点调筋:脚底下有个“地筋”最为重要重点揉;膝为“筋之府”要经常跪走以养筋;胆经“阳陵泉”为“筋之会”多拨动以舒经;脊柱督脉上有个“筋缩“多用掌根揉以伸筋;膀胱经膝掴下有个“承筋”多用拳锋点按以散筋,脚底下有个“地筋”。理筋即是调肝。


2.风池穴:可调节由风引起的众多疾病,点揉风池穴的时候最好闭上眼睛。


3.肾经上的“太溪”


3.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属水,以水灭火,以水涵木,以缓解肝木过旺,最擅治疗肝风内动之症。


4.三焦经上的“中渚穴”和“支沟穴”


我特别想对小儿抽动症家长说的一句话:这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就看路子对不对,我们在遍访名医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面是我儿子发病期间我写给全家的护理要点请大家参考: 不谈论有关疾病抽动等话题也不做任何暗示动作 饮食清淡不吃煎炸食...
    我爱小眼睛阅读 378评论 0 0
  • 第一课,了解基金 基金、股票、债券的概念 股票、债券与基金之间的关系 基金:首先是一大笔的钱,然后呢,这笔钱是为了...
    小如99阅读 1,117评论 0 0
  • 山式 树式 风吹树式 战士二式 站3 三角伸展式 幻椅 骆驼 束角式。 坐角 牛面式 鳄鱼扭转1
    随笔s阅读 311评论 0 0
  • 图书馆有个长这个样子的网页。。。我有点想知道去几楼会比较空,什么时间去座位比较多。又懒得不停地查这个网页,那只能编...
    George_Lee阅读 985评论 0 0
  • 如今,房价上涨飞快,很多做父母的高瞻远瞩,已经有了给年幼孩子买房子的打算,直接一步到位,借以来省去二次交易的税费。...
    郁翔阅读 3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