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么热,为什么还要艾灸?

      已经进入六月盛夏,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冬病夏治的机会已悄然而至。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所以每年这个时候,也是艾灸的黄金时间。

      但也有人会觉得奇怪,这么热的天,还艾灸,那不是火上浇油吗?里外都热,身体受得了吗?其实恰恰相反,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需要艾灸,也越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夏季气温高,是天地间阳气旺盛的表现,此时艾灸,事半功倍,可以取得更明显的调理效果。中医之所以提倡“冬病夏治”,也正是因为夏季得天独厚,炎热的环境,对于各种湿寒疾病是一种天然的优势。哪怕没病的人,夏天灸一灸,也能够将体内潜藏的寒湿发散出来,从而破坏疾病生发的土壤。

      大家都知道,夏季前的冬春季节,是病邪容易堆积的时节,由于天气冷,湿气重,自然界的阳气也相对较少,那些病邪更容易埋伏在体内。刚开始可能只是让人怕冷、着凉,鼻塞,但随着时间推移,日积月累,最终孕育成大病,到那时再去调理则为时已晚。所以,哪怕是不怎么艾灸的人,趁着天热,都可以灸一灸,扫除身体内的威胁隐患。

      其次,夏季外热内寒,病邪更易趁虚而入!很多中医艾灸爱好者都知道,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但很多人肯定不知道,阳气最旺的夏天,病邪反而更容易趁虚而入,因为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外热内寒!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道:“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也就是说,五月这个季节,人体阳气都在体表,跑到外面去了,反而导致胃部环境虚寒,胃阳微弱,容易被寒邪所伤。

      这里的五月指的是农历,正属于夏,炎热的夏季,由于环境温度高,人体的阳气极容易向外散发,体内的阳热虚少,故而容易生寒生冷。夏天阳气虽旺,其实是个纸老虎,外表强大,里面空虚,所以反而容易遭到病邪侵害。

      可是偏偏这个季节,很多人还往肚子里塞各种寒凉之物,等于是自己把病请到家里来了,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夏天拉肚子的人特别多,因为拉肚子是胃冷的受不了了,主动排寒的反应。所以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是驱寒的,反而放在夏天来吃,也是这个道理,姜热有助于祛除内寒,维持人体阴阳平衡。

      一些人夏天不愿艾灸,因为怕热,担心艾灸热上加热,其实这绝对是杞人忧天。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灸友艾灸之后,反而没那么怕热了,不仅不怕热,精神也更好了,不像很多人到了夏天贪凉嗜睡。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句古话叫,“一灸百通”,艾灸调百病,兼具“补”和“泄”双重功效,可走三阳,通达十二经络。怕热的人,身体就像一个堵塞的瓶子,瓶子上有很多小洞,但这些孔都被垃圾堵住了。所以稍微往里面丢点火,就感觉热的不行。

      艾灸的过程中虽然会感觉到热,但是艾灸之后,把垃圾排掉,露出孔洞,身体通畅了,身体里的热有了排泄通道,反而不容易感觉热,以上这些,正是夏天艾灸的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2评论 0 33
  • 经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
    仁和艾知道可乐阅读 10,110评论 1 6
  • 这一章得重点是科学和批判,前者进一步说明心理学为什么是科学,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用批判思维学习心理学及其他科学。 常见...
    yf9503阅读 4,243评论 0 1
  • 文/小披头 我在伦敦的这一间三区的小房子里已经生活了近一年多了,隔壁的房子总是空着,没有人来住。晚上下完课以后独自...
    小披头阅读 3,056评论 0 0
  • 《黑镜》第三季的第一集叫《急转直下》,它讲述了一个这样社会:这个社会有一个评分排名系统,每个人眼睛内都被植入一块仪...
    虎皮尖椒阅读 1,3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