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究竟是通往肉体的天堂;
抑或是道德的地狱呢?
一念观音;一念罗刹。
当精神的祈盼与肉欲的渴望同时摆在面前的时候,
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一路向西。
假如我们不再迷惘;假如我们可以如此坚定不称地一路前行。
也许,就没有这样的一部电影了。
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一路向西的路途上,
我们才能看到那些有关于人性与道德上的挣扎与踌躇。
——Αρηδ。题记。
有人说,莞城的扫黄打非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这个,嗯,有点牵强了。地球人都知道,那是因为央视记者的一次冒着生命危险不顾自身安全而深入龙潭虎穴做了一个暗访之后的一个超级大行动,跟这部电影,大概是不可能有关系的。这部电影,倒是将那个大行动之前的莞城,做了一个比央视记者还要更加深入的探讨与展现。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体验过莞式服务的人们来说,想象中的莞式服务,大概就是这部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模样吧。
2012年的电影,我的残稿上的日期是2013年,所以我应该很早就看过这部电影了,并且一直想要写,所以当时定了一个主题,写了上面的题记,还写了两段,刚刚看一眼,准备把那两段给放到这篇文章的结尾用来收尾吧。如此数数日子,我大概是在十二年前就看过这部电影了,虽然年代久远,但是现在回忆起来竟是历历在目,这就说明这部电影确实让我印象深刻,且很优秀,因为很少有电影能让人看完之后十几年后想起来还没忘记。如同昨天我整理的残稿《从自虐到受虐的SM情结》,那部电影如果不是因为残稿的话,我大概率不会想起来,虽然看电影的时候也曾经很喜欢,但是在整理残稿之前,我完全想不起里面的剧情,直到我去找了一些剧照和片段去看才慢慢地想起来。
理论上来说,这部电影就比昨天的那部电影要强悍一些,至少印象更深刻许多。
想到这部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其实是彭胖子的那部《AV》,也叫《青春梦工场》。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这两部电影在某些气质方面是很像的,比如《AV》里的天宫真奈美和这部电影里的希崎洁西卡,都是正儿八经的岛国服役女优,她们都一样从AV片里走进了现实,这两段的回路,感觉倒是颇有些异曲同工。
同样是青春期的性躁动,同样是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转化成前行的力量,只是一个向西,一个向东。同样带着几许戏谑的方式,带着点嘲弄的不羁,带着点疯狂。《AV》也许更多侧重于青春与梦想,而这部电影,多少更侧重于人性与反思。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大概跟我一样,会很喜欢;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大概也会很不喜欢。
我喜欢张建声饰演的男主Frankie那种絮絮叨叨地表述方式,整部电影,完全可以看成是Frankie的性爱日记或者青春成长日记,从他的学生时代开始,到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男主的父亲似乎多少有些映射的意味在里面。
有时候想想,男性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过来的,从青春期开始,到青年,到壮年,到中年,甚至到老年,情欲的躁动几乎是伴随他的一生,所以看着Frankie,我们会感觉很熟悉,就像我们班里的某个要好的同学,甚至是我们自己,哪个男生不是这样变成一个男子,变成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大叔,再变成一个大爷呢。
《一路向西》,既是从香港到深圳到莞城的方向,也是一个男人从青春期开始一路追逐的方向,是吧,虽然有点将女性物化了,但问题是,男子终其一生所追逐的方向,不就是这个物化的所在吗。
说这是一个多么精致的故事,其实也没有,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依旧是一部相对粗糙的三级片,但是放在三级片中来看,它依旧显得那样特立独行,且角度刁钻。说它是一部恶俗的三级片,那绝对不可以,它里面充满了某种充满迷惑的哲思;但是你说它已经超越了三级片的粗俗,它似乎仍不足至此。总体感觉,它算是一部相对比较有思考并且不那么俗套的三级片。
带有着浓烈的香港三级片的定式,同时又带有某种香港青年导演那种夹带私货的渴望,我看到的是一个略有矛盾的胡耀輝,没有逃脱开情色三级片的情欲,又不甘心于只拍一些没有思想的情色,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部电影。朱自清的那篇《背影》放在这部电影里,我感觉一点违和的感觉都没有,甚至还有点觉得是像是神来之笔。
带着猎艳而来,带着反思而去,这部电影披着一个情色的外衣,将这外衣褪出之后,我以为会看到的是白花花的一个好躯体,没曾想,他给我看到的反而像红颜白骨般的刺挠。你说它有多深刻吗,似乎也没有;你说它肤浅不,它似乎又不甘于堕落。
好多小伙伴都喜欢王李丹妮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虽然她贡献了这部电影大部分的情色担纲,但是总觉得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不过这似乎不能怪她,很猛,总好过不用力吧。
这是最后一篇影评类的残稿了,所以,把这篇收尾之后,感觉就了无遗憾了。不过,如果这篇是在当时候写完,估计跟现在应该天差地别吧——别再留任何残稿了,要么不写,要么写完。
有时间我其实在想,有没有机会把它找出来再看一遍,对于我们这些没见识过莞式服务的人们来说,对于那个年代的所有幻想,也许只存在于类似这样的电影里,说它是一部莞式服务的记录片,可能也不为过,或者说,它就是一代香港男青年眼中的那个时代的莞城,纸醉金迷,十里洋场。
收尾的时候我看着那时候定的那个题目,我在想要不要把它改掉,因为我完全不记得当时看出来它对人性有什么样的拷问,如果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可能还真要回去再看一遍电影吧。但是想想还是不改了,那大概是我看完之后的第一观感,就留个题目,如果真的重看之后,我再回来补全这篇文章。
向前行;往后退。一路向西,只是西方没有尽头;去到了最西方的那里,我们只是回到了最东方的起点。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一路向前行快呢,或只需要往后退一步。因为当我们耗尽了全力走完了全程,最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到达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最开始出发的那个点。
一路向西;西尽而东至。周而复始。于是,这成了人生的所有终极思考中的一个;因为一路向西,永远也走不到尽头,永远也只是在一个圈子里面兜兜转转。
(上面最后两段以及开头的题记写于2013-12-02,这是这篇残稿仅在的一部分文字。)
以上,2025-08-06 16:05:17;乙巳蛇年癸未闰六丁未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