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好天气》中印象深刻的情节(143)——天罩子的命运(2)

网图侵删

塘西村民们想看到天空时,必须得先看到自家的或者他家的颜色各异、材料各异的自制天棚,倒也没什么不妥,反正别人有,咱们也弄一个,不要紧。可是,全村的罩子才支起来不久,一场恶劣的狂风天气就摧毁了一切。风有多大?文中用“塘西的人们在睡梦中听见自己家的天棚在风中挣扎,不过几分钟,木棍、瓦片与竹竿砰然倒地,似有很多东西在暴风中飞翔,发出呼啸之声”来形容那场狂风。有人从窗户往外望,发现什么都看不见。有人披上衣服开门查看,只看到一片狼藉,各家屋顶上积存的炭黑正和夜色共舞,还是跳得疯癫的那种。夜风看起来便在颠簸,在摇晃,在碎裂……一夜呼号过后,各家开门查看,哪里还有什么天棚,就连竹竿木棍都不知所踪了。

村里的各条路上都有四处查看的村民,他们在找东西,那些木棍之类的不值钱,谁也认不出那是自家的,但做棚顶的篷布丢掉让人心疼,毕竟是自己一针一线缝起来的,有人还是去供销社特意买的塑料布呢。于是,一个个低头找,抬头望,终于,有人发现自家的篷布正在咸水塘的水里漂着呢。赶紧捞吧。近处的还好,用竹竿就能挑回来。远处的很麻烦,既看不清也拿不到。但德奎夫妻坚持自家的篷布就在塘里,所以划个舢板往水深处去找。来回捞起好几块篷布发现都不是自家的,但又不想放弃,便想肯定是自家的被别人捡走了,那他们也只好随便挑一块。

夫妻俩拿着捡回来的篷布往家走,没想到路遇蒋福兰和她母亲狄云仙时,对方立刻说那是她家的篷布。一边扯,一边不给,于是就吵了起来。吵到最后,德奎说,还可以,但是我从哪儿捡的就放哪儿去,你们自己去捞出来。然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划着舢板再次返回塘深处去了。

要说谁家做事做得绝,塘西村没有“最”,只有“更”,德奎家肯定算一个。

塘西村的小打小闹天天都有,只要有空,谁都能打听出来一两件新鲜事供大家房前屋后讨论一番。但,对于天罩子,即便各家想法子拿回去篷布,有没有再建文中没写,可却明显地记录了蒋文良家的大罩子和蒋秀明家的小罩子依然存在的事实,这件事让谁也说不出啥。一分钱一分货,这是真理。这是主人的远见卓识。

远远望去,整个村中,屋顶和门窗最黑最黑的那一户,毫无悬念的便是萧木匠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