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长大,却只是为了分离

我们在成长,一直在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牙牙学语到流利的中英文,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我们一点一点的在成长。

成长的过程我们获得了什么呢?又为什么一直渴望着长大?

初中时代开始就有同学开始寄宿,那时我们学校管的还没那么严,周六周天是不上课的,她们回家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她们与父母的联系却也只剩下了一周那短短的两天,年少的我们,还不知道离别的滋味,因为年少轻狂,巴不得逃离父母的手掌心。

高中时代大部分同学开始寄宿,因为家和学校离得远,所以即使是一天的休息时间,却也是有半天都在公交上,后来高三学业紧张,一周回家一次逐渐变成两周一次一月一次,在家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与家人相聚的时光也越来越短。

图片发自简书App

等我第一次真正明白别离,是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父母和外公外婆一大家子人都希望我填本地的学校,说离家近什么都好,什么都方便,年少的我却不这么觉得,拼了命的想要离开家,十分固执的要填外地的学校后来父母拗不过我,也只能放手让我去了。等我在志愿表上填上外地学校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的懂得“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只有冬夏”。

阴差阳错,我还是留在了本地的大学,大学对我来说不过是距离家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甚至这个地方是比我的高中还要方便的,虽然我并没有那种背井离乡去上大学的感受,却也真正的懂得了离别。

因为是本地人,我可以在周末回家,不开心的时候回家,下雨的时候回家,嫌弃学校饭菜不好的时候回家,我可以在自己想要回家的任何时候,回家!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是回趟家不能解决的,然而对比外地的同学,因为家距离大学比较远的缘故,一个学期甚至是一年都难得回一次家,我见过在楼梯口和父母视频不停流泪的小姑娘,那是真真切切的想念吧。

从我们步入大学时代开始,我们就不停的经历着别离。大一的时候送走大四的辅导员,大二的时候送走考研的学长学姐,大三的时候送走玩得好的学长学姐,大四的时候我们也该走了。

一次次的别离,都是长大带给我们的,年少的我们才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家门口,同学都是你的邻居;初中的时候,你和同学家的距离也不过是一两个小时的车程;高中的时候,你和同学还是一个城市;到了大学,你的同学遍布天南海北,大学可能就是你们最后相处的机会。我们在不停的长大,却也在不停的别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说,长大意味着分别,不想长大。

长大是会经历别离,但它带给我们的却远远超过别离本身。从小到大,我们学习的与人沟通,为人处世,到了大学也还是在学习,但同样也是在大学将这些东西运用起来,我们懂得了一些道理,却也能真正的运用这些道理,我们从懵懂不知的小孩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少年,这也是成长带给我们的。

我们终究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在社会摸爬滚打, 没有任何人的庇护,只有一个人打拼的艰辛,如果没有成长,我们能承受住这些吗?

长大是一个很模棱两可的词,法律规定我们十八岁成人,却没有规定我们什么时候才会长大,我们所面临一切,都是长大的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希望你长大,也希望你开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一开始只是抱着好奇去触碰一切 一切都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时 我们才知道忏悔 用千言万语来麻痹自己 接着找一个合适...
    路与微茫阅读 469评论 0 0
  • “未饮酒,只是想想你,便醉三分。” 偶然看到的一句话,却从早晨开始,一刻未停的撩拨心绪直到现在。并非没有这样一个可...
    坞央阅读 1,008评论 0 0
  • 一天,小公鸡在草丛里玩耍。一只狐狸看见了,心想:那有一只肥公鸡,我要把它吃了。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走到公鸡...
    周依泽阅读 377评论 0 5
  • 杨佳顺,年后上来便有透露人逢桃花。那只是一月底的事,而现在三月的头还没开,便已然敲定 “入狱”。虽然早有和我谈论对...
    RuffianJay阅读 2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