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不计较

                                       

昨天看了央视一个节目——《挑战不可能》,跟着家里人看的,能看进去还是因为有撒撒主持。

恩,撒撒迷妹(或者迷姐?)是我没错了。讲的是一个心理学博士现场挑战猜画。

就是节目会请20多个大概上小学2年级那么大的小孩子,让他们在一个空间自由活动,这时博士要观察这些小朋友们的行为,猜测他们的性格特点。

然后博士回避,小朋友每人画一幅画。评委们在20多幅画里面选出三个。

为了增加难度,在这三幅画上,评委们每人选一个,再添加一些元素上去。

所以博士不仅要判断出三幅画分别是哪个小孩画的,还要评委们画的是什么,哪个评委画的,难度可以说相当大了。

当然这个心理学博士最后成功了,我非常佩服他。

但是给我触动的点在于,当时有个小男孩很胖,在现场表现的非常内向,别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他会躺在地上。


期间因为饿,还哭了,工作人员给送上零食才平复下来。

节目继续录制,博士选好三个小朋友站在三幅画旁边,其中就有这个小胖。

在揭晓答案的时刻,小朋友们要一直站在舞台上。

小胖是第三个,按照顺序最后一个才会轮到他。

于是前面两组在揭晓的时候,他要站在旁边等待。

而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小胖手里拿着一根火腿肠,边录制边吃。


故事讲到这里,可能你已经对我描述的这小胖有了你的看法。

比如我的家人就这样评价他:

“你看这孩子,别人都在那好好录节目,就他在那吃,都吃那么胖了还在那吃。

这孩子家长估计都要气死了吧。”

我当时没有和家人一起diss他,我只说,这样也挺好的。

只是忽然对这个孩子多了一些理解。

我不知道他的家长是如何对待他的,如果真的如我家人所说,恨铁不成钢、或看到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很生气,那我更是对这个孩子充满怜悯。

孩子在家长的看护下成长,他的表现肯定跟家长是分不开的。

他成长的环境是怎么样的?他的家长们又是如何跟他相处的?才导致了现在的他才会展现出这样的性格特质呢?

或者我们不去探究孩子现场表现背后的原因,单纯只说家长会生气这件事。

比如我的家人猜测,小胖的家长肯定气死了。那是因为我的这位家人(我很爱的家人,只探讨观点)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ta认为孩子在这样一个场合如此这般,真是太让人丢脸了。而且按照ta的做法,小孩回来之后一定会教育一顿,数落一番,并且告诫他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表现,从此开始减肥,下不为例。

存在这样想法的家长们,出发点从来不是孩子,而是他们自己。

我不禁想问,为什么对孩子的爱要这么充满功利性呢?

我们可以生气,但不该在事后对孩子加以指责。

在孩子变现出异于其他儿童的行为时,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检讨自己生活中是否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或者不正确。

多跟孩子去交流,去了解他们,争取尽快让他们走出内心的压抑世界。

这个年龄孩子,正是没有什么压力负担,没有心机的年龄,带着这么浓厚的负面情绪,他一定经历了什么事情。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只是写写我当时的想法。

我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你不应该因为他的一切外在而不爱他。

学习不好,穿的不对,胖了瘦了,甚至做了什么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

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单纯的,什么都不掺杂的,只是因为血脉而爱他。

如此简单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