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在财务和会计行内培训会,行内的讨论过:
一盘具延续性的、简单的日常公司账务,一个月的正常经济业务活动的量(不上市,不涉及纷争),囤在月底集中用软件做会记登记,从凭证到出报表需要多长时间?
财务朋友说:三天足够。
会计朋友说:二天足够。
行内说的都是预估准确的。
因为亲测过,在使用会计软件记账,通过存储和调用模板,我曾经最好的成绩是半天,一般是一天。考虑我急性子的因素,二到三天是正常水平了。
多年后转做管理后的今天,我觉的当时的答案是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没有考虑记账人本身的情况。
因为,现实中遇到需要六十天,并且不能做对的。
我当时一听有点懵,招人的时候对过专业呀,是会计学财务专业考进来的。有相关上岗证呀。
会计主管也很头疼:一盘账,一天到晚摸那几张单,总是在结。结不出结果,不会看书也不说,也不问。一教她就说好,转头又不做,一催就说会加班,一加班就在群里发加班图,加班还是一样没成果,再催就说生病。外人一反映问题就说是会计主管说的。更不要说通过账务反馈问题了……
慢着。我看看己经头发花白的会计主管,她不是刚大学毕业吗?
是呀,我觉得她比我还老。
我无语,也明白了。
这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应该基本的会计知识都有学。如果打底知识会,大家拼的就是社会上的工作熟悉度和融合度。
我试着再问,你就没像教自己小孩那样教教她?
主管纠自己头发,痛苦万分:我一教,她就在等我说一句就做一笔。不说,她就停下玩手机,好像在等,但是又不出声不问。我不问她就不开始做第二笔,算了。话说重一点,她就说自己就是蠢就是没能力,就是这个样。
唉,把气吞下来,自己做还更快更好。
这样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另外有心态因素。
学习和工作态度都不对,心态又得过且过,连完成工作这个基本要求都达不到。
想起网上传的佛系日本青年,靠捡垃圾食品过日子。
名称很好听,但实则很丑陋。实际上是消耗社会和家庭资源的蛀虫。
用进废退,能力和学习是这样,颓废和懒惰也是这样,何况人生是青春一去不复来。
就算不与别人对比,但到真的到毫无能力老态在床的时候,会后悔这一生吗?
也许,多少会遗憾,心中有的愿望未实现,有的美好错过了。
这种人浪费自己生命,也耗费了别人的时间,这难道不是佛家所说罪过?那又哪来的佛系?
如果她真的是执着于捡垃圾,劝不回,拉不回,那就由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