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喜欢中国象棋。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下棋就心跳加速,心情紧张,特别怕输。然而越是怕输,就越是容易出现失误,越是容易输。渐渐变得不敢下棋了。有时候我就在想,下象棋不就是娱乐嘛,有必要这么在乎输赢吗?至于把自己搞得如此紧张吗?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
我是上小学的时候学会下棋的。那个时候街边经常能看到棋摊,老大爷们从早上下到晚上,感觉他们很厉害。当时小伙伴们说他们会下象棋,还要教我玩。我记得最搞笑的是拿炮当车使,我当时就有点懵了,那炮和车有什么区别?后来小伙伴才想起来炮要隔一个才能打。我们几个小孩开始下象棋,研究怎么别马腿,怎么卡象眼。遇到不懂的,或者有争议的时候,就问问大人,或者去外面棋摊上看老大爷们怎么下。就这样边看边玩,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下象棋,完成了象棋启蒙。
我姥爷也爱下象棋,以前每次去姥姥家就和姥爷下棋。最开始的时候,姥爷让我车、马、炮,我也赢不了他。但是自己也不气馁,感觉很有挑战性。慢慢地他只让我一个车,再后来不让了,最后他已经赢不了我了。现在他的年纪已经大了,下棋走的越来越慢,因为担心他用脑过度,所以渐渐的就不下了。
自己的棋力水平算是中等偏上吧。下棋有输有赢,以前没有太过在意输赢。参加工作以后就更少下棋了,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好像变了,变得特别在意输赢,尤其是和朋友或同事下棋的时候,就会很紧张,心跳加速,生怕自己会输。再到后来只要下棋就会紧张,输了就心里就不舒服,赢了也开心不起来。到最后开始害怕下棋。自己怎么会变得这么争强好胜,变得这么输不起,变得这么玻璃心。是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行吗,还是心理出问题了?
从下棋这件小事,我意识到这是一些问题,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我发现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有些完美主义,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让自己变得不快乐。这多少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我要试着让自己变得好起来,让自己放松下来,接受自己的平凡。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做事有成功有失败。谁又能一帆风顺,做什么都能成功,都能赢呢?有太多的事情自己就是做不成,所以不必太纠结果,也不要因为注定失败就不去做。只要认真专注,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尽自己的努力,即使失败了又能怎样,生活还不是照样过吗。何必在做事的过程中就胡思乱想,怕这怕那,这样只会让自己分心,不仅没有一点帮助,反而是一种拖累。生命从一开始就在走向失败,所以尽量让过程变得快乐,变得有意义。放轻松、认真专注,享受过程,不纠结输赢,让内心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