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笔记终稿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通篇都是古文,读起来很费劲,后人注释得版本千差万别,理解起来更是云里雾里,其实作为非医学系的专业读者,能了解其大概意义,懂得一些传统中医的养生保健之道就足够了。我很喜欢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这其时是很先进的理念,可惜今人多陷入对抗生素的巨大依赖中,以至于“毒素”长久积于体内,量变导致质变,当肌体对毒素的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值,就会百病叠出,如此恶性循环,身体每况愈下,自不必说。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典厚重,择其重要的内容,凝练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整理出了十九章,分享给大家。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了前人关于“格局”的论述,大抵分为四层,从小到大以此为“看不见”,“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我们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不可能都修行到“看众生”的境界,但是能以绵薄之力惠及众人也不失为一种福报。今年是我本人而立之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得留些东西在这锦绣人间,不往曾经匆匆来过。

      长夜清寂,没有酒,没有花,没有茶,没有月,闲来无趣为笔记写一个小小记,聊以自慰。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篇

1、内经在自然观和价值观上赞同道家思想,号召人们遵循养生之道,才能像上古那样长命百岁,认为精气神是有限的,一味追求感官享受,耗损精气神,会早衰丧命。

2、女七男八的理论:女孩7岁换牙,14来月经,可以生育,21,生长到最高点,28,筋骨坚强,身体最强壮,35,面衰,脱发,42,发白,49,天葵枯竭,月经断绝,不能再生育;男8岁,换牙,16,肾气盛满,可以生育,24,身高到最高点,32,筋骨粗壮,40,开始脱发,64,天葵枯竭,精气少,不能生育。男女的生长都是和性器官的成熟与衰竭息息相关。

名言: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就是说行为不脱离世俗,但是举动却可以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温(养肝),夏热(养心),秋凉(养肺),冬寒(养肾)。

人作为天地之间的产物,生命活动应该顺应四时之气。春三月和夏三月,万物复苏,逐渐茂盛,身体要养阳,秋三月和冬三月,草木成熟到万物闭藏,早睡晚起,需要养阴。(四季和一天的晨,午,黄昏,和夜晚养生规律接近)。简而言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名言:①“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②“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的原则。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篇      

        生气是指人体活动的动力,天是自然界。黄帝认为人类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阴阳之气协调是人寿命的根本。如果阳气过于亢升,不能周密,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才会旺盛。      

有名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黄帝还认为,阴精的产生来自于饮食的五味,而五味又入五脏。

酸入肝(木),

甘入脾(土),

苦入心(火),

咸入肾(水),

辛入肺(金),

谨慎的调和五味也会使得气血畅通,筋脉柔和。比如食用过酸的东西,会使得肝气聚集,肝(属木)克脾(属土),脾气就会衰弱。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篇        

        金匮就是藏书柜的意思(比如同仁堂名药金匮肾气丸),黄帝在本章建立了中医的五行学说。

酸入肝(木),属东方,属青色,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甘入脾(土),位于中央,属黄色,

苦入心(火),属南方,属赤色,南风生于夏,病在心

咸入肾(水),属北方,属黑色(比如吃黑豆,黑米可以补肾)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

辛入肺(金),属西方,属白色,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以上是五行,五脏,五色和方位,春秋的对应关系,中医上很多药方就是根据这个为基本依据来用药。比如秋天咳嗽大多因为干燥而缺少肺阴,可以吃百合固金丸,用于肺肾(水生金所以也补肾阴)阴虚,曾给我母亲开过此方,很见效。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也成了几千年来的共识。

名言:夫精者,身之本也。这个精就是五脏先天之精和后天五谷幻化之精。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五行相生相克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篇         

象指万物之现象,比如八卦就是八种象,五行是五种象。所谓阴阳应象就是把纷乱的万象归属于阴阳二象。昨天讲到古人把功能相同的事物联系成一个阴阳五行为内在结构的整体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体系。山,医,命,相,卜,五门学科同气连枝,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阴阳应象只是其中一个分支的应用。      

  黄帝认为阴阳是天地间普遍规律,清扬之气上升就是天,凡是温暖的,高昂的,张扬的,运动的都属于阳,浊阴之气下降,成为地,凡是静止的,寒冷的,舒缓的,都属于阴。比如水为阴,火为阳,比如辛甘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有通泄作用的属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中医辨证理论。      

人有五脏之气,五气产生五志,喜怒悲忧恐,恐伤肾,悲伤肺,怒伤肝,忧伤脾,喜伤心。黛玉就是肺病,太悲观了。      

黄帝提出七损八益历来解释不一,我自己理解为女在逢7倍数,男在逢8倍数的年纪一定要重视,做好保养。      

黄帝认为,明白事理,顺乎自然,持守虚无之道寿命才会无穷尽,与天地长存。     外邪入侵机体,初在皮毛,后在肌肤,再进入六府,最后进入五脏,名医可以阻止外邪于皮毛,庸医只能在病邪进入五脏还手术无策。

推荐名言: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第六篇  灵兰秘典论篇        

黄帝用古代社会政治体制中的管制类比人的脏腑功能。心,象君主,智慧产于心;肺象宰相,主一身之气;肝如将军,谋略从此而来;脾胃受纳水谷,将五谷杂粮转为营养;肾,是精力的源泉;黄帝认为,君主是最主要的,心的功能正常,其他才能相安。      

荀子有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注:古人把脑功能误以为心的功能。

        黄帝认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似有似无极其微小开始的,当事物的一步步增大,扩大大到一定程度形状就明显了,疾病的发生也是这个道理。

名言:恍惚之数,生于毫嫠(li)。

第七篇  六节藏象论篇    

  这次黄帝问岐伯(天师)一个天文历法问题,很有意思。      

太阳绕地球一周(其实是地球绕太阳转,黄帝不知道)是360度,需要365天,大概一天一度,而月亮绕地球一周要27.3天,平均日行13度,然而古代月份是用朔望计算而得是29.5日,12个月是354天。节气以日(地)行15度来计算,一年有24节气,需要365,25天。  如此每三年必有一个闰月,约19年有7个闰月,这就是现行农历。  

  五天叫一侯,三候称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叫时,四时就是一年。内经得观点治病要顺应当望之气。

        名言:形脏四(胃口,大,小肠,膀胱),神脏五(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合为九脏,与天的六六之数相应。 心,荣华在面部,通夏气,充实血脉,阳中之太阳 肺,荣华在毫毛,通秋气,充实肌肤 肾,荣华在毛发(脱发,白发是肾病),通冬气,充实骨髓,阴中之太阴 肝,荣华在爪甲,眼睛(指甲没有血色,肝病),通春气,充实筋骨,阴中少阳 脾,荣华在口唇四周,通长夏土气,充实肌肉。

第八篇  五藏别论篇

        内经认为,脑,髓,脉,胆和女子胞,作用是藏精气以濡养肌体而不泄于体外。称为奇桓之腑。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接受水谷浊气以后,不能久停体内,经过分化,把精华和糟粕分别输送和排出。

名言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内经认为,胃是水谷之海,六腑源泉。五味入口,寸于胃,经过脾的运化,来营养脏腑血气。 五气入鼻,进入肺里,肺有病,鼻的功能就差。 凡治病,需要问明二便,辩清脉像

第九篇  异法方宜论篇

      黄帝认为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形成了生理上,病理上,不同特点。 东方,气候发生在春,靠近海边,鱼言吃的多,但是鱼性热(打脸了),吃多了肠胃内热,盐吃多了,伤血(五味中,咸入血)。所以肤色黑,肌理疏松。 西方,沙漠地带,气候如收敛的秋天,多吃牛羊,容易发胖,外协不容易入侵,疾病多是饮食和情致内心造成,多是内脏疾病。 北方,气候闭臧冬季,寒冷,野地里吃牛羊乳汁,没网受寒,容易发生胀满病。 南方如长夏,水土湿重,雾露多,人们多吃酸类和腐臭食品,皮肤多致密色红,容易得拘挛湿痹病。

第十篇  移精变气论篇

        通过转移病人的精神,改变其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上古时期,人类第一没有爱憎,第二没有物欲和名利之心,过着恬淡的生活,外邪不易侵犯人体,合于养生之道,即使得病也很轻微,可以移精变气来治疗。重点强调,精神意识对身体机能的重要影响。现在医学心身学的发展正是中医强调心神对养生和治疗意义的佐证。 黄帝认为治疗最大原则,是对色脉的诊治和把握。 名言: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第十一篇  汤液醪醴论篇

      内经认为,针石治病只能引导气血而已,主要还是在于病人的精神意志,如果病人神气已衰微,病就不会好了。为什么病得这么重是由于忧患,欲望,莺心,不能停止,以至于精气衰败,荣血枯涩。

名言: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病人是本,医生是标,二者相互配合,邪病才能去除。

第十二篇  脉要精微论篇  

        黄帝开始研究望色和切脉来诊断疾病。 诊脉多在清晨,此时阳气未曾扰动,阴气还为散尽,又未用饮食,容易诊出病来。 把脉时,注意观察两目瞳神,面部色泽,分辨五脏是有余还是不足,六腑是强是弱。 脉是血液凝聚之处,血的循行,要依赖气的统帅。脉长,说明气机顺达,乃短说明气分有病。 眼目,面部是精气的在外表现,如果五脏之真色显露于外,那么寿命就不能长了。如果眼睛黑白颠倒,就说明精气衰败了。 一个人,讲话时声音低微,好半天才说句话,是正气衰败了。如言语错乱,是精神错乱了。如肠胃不能纳藏水谷,大便失禁,是肾虚不能固摄造成的。小便失禁,是膀胱不能闭藏所致。 头是精明之腑,如头部下垂,眼胞内陷,是精神衰败了。背是胸之腑,腰是肾之腑,腰痛多是肾虚,膝是筋之腑,骨是髓之腑,如果不能久立,行走动摇不定那是骨要衰颓了。 内经认为,脉相随四时而变。春天脉上浮,夏脉充皮肤,秋脉微沉,冬脉在骨。

名言: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第十三篇  玉肌真藏论篇

        春脉如弦,肝脉, 夏脉如钩,心脉, 秋脉如浮,肺脉, 冬脉如营,肾脉, 脾看出不正常之脉,只可以看出病脉。脾脉太过脾肢不能动,不及会九窍不通。 五脏所生的病气来源于它所生之脏,传给它所克之脏,留在生己之脏,死于克己之脏。比如,肝受病于心,传行到脾,留止于肾,传到肺人就死了。 这叫做病气逆行,五脏相通,最终会传遍五脏,人就挂了。 风是六淫之首,百病之长。风寒入侵,如耽误,会逐步入肺,肝,脾,肾,心,如不好,十天就死。如再由心传到肺,则三天就亡。 恐,悲,喜,怒,忧,会扰乱这个次第传遍。 正气一时暴虚,外邪突然入侵,是无法预测死期的。 黄帝认为,治病时,若病人形气相称,可治;脉象和四时相适应,可治;行气不相称,难治;脉象和四时不相称,不可治。 五脏之气,都依赖胃的水谷来营养。

名言: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十四篇  三部九侯论篇

        三部指头,手,足上中下三部。九侯指每一部又分天地人三侯,三部综合得九侯,古人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数量关系,从而发展为数理哲学,数理哲学观念也是内经观察世界的重要方法。 天地的至数,是从一开始,到九终止,一为阳代表天,二为阴代表地,人生天地间,三代表人。这三部九侯可以用来诊断疾病。比如,下部的天可以用来诊察肝脏之气,下部的地可以诊察肾脏之气,下部人可以诊察脾胃之气。 黄帝认为,诊察一定要考虑病人的形体肥瘦,调和虚实。气实就泻其有余,气虚就补其不足。形体盛,脉反细,气短,呼吸不连续,主危,形体瘦,脉反大,胸中多气胀满,主死。形体和脉息相称主生,脉象错杂不调的主病。

名言: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第十五篇  经脉别论篇

        内经认为:饮食过饱,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受惊影响精神,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远行,汗出于肾;走太快且害怕,汗出于肝;劳累过度,脾气受伤汗出于脾。  饮食,体力,劳累,精神过度都是生病的原因。

食物入胃,消化后把一部分精微疏散到肝脏,肝脏梳泄后滋养于筋。食物入胃把另一部分精气注入心,心输送到血脉。血气流行于经脉中,上达于肺,脉与精气相合,运行精气到六腑,这都是正常的生理活动。

第十六篇  宝命全形论篇

        人禀受天地之气而生存,随着四时规律成长。天有阴阳,人有十二骨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若能效法天地阴阳的变化,就不会违背四时的规律。 内经认为,治疗疾病需要根据五行变化来分析。比如,木遇到金就要折断,土遇到木就要松软。。根据此有五种治法,第一要精神专注,第二要修养形体,第三要了解药物的真假性能,第四制定大小砭石以适应不同疾病,第五要懂得脏腑血气的诊断方法。 内经认为,针刺的的时候要先集中精神,待五脏虚实已定,脉象九侯已备知,再下针。用补治虚,用泻治实。捻针时需要全神贯注,平心静气,观察病人的呼吸。

名言: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医道并没有鬼神暗中帮助,只要对医道有深刻把握,在治疗实践中会有独来独往般的自由。

第十七篇  八正神明论篇

        内经认为四时八正,日月星辰的变化和人体气血虚实以及针刺补泻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认为人体的气血随着寒温的变化,月亮的圆缺而呈现相对充实和虚弱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在用针时一定要根据天时变化而调气血。 医生在治疗水平上存在“行”“神”之异,形指的是仅仅拘泥于疾病的表面而勉强应对,而“神”则指能够在疾病尚处于隐微状态就能及时发现或在诊断中不被疾病的表象所束缚,把握病人内在脏腑气血的改变而及时治疗。

名言: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十八篇  调经论篇

      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因而生成人的形体。五脏之间相互联系,都是通过经脉,从而运行血气。 病在脉可以可以调治血,病在血可以调治其络,病在气可以调治卫气,病在肌肉,可以调治其分肉,病在筋,可以调治其筋。 阳虚产生外寒,阴虚产生内热,阳盛产生外热,阴盛产生内寒。 名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第十九篇  天元级大论篇

          天有五行,统帅东,南,西,北,中五方之位,产生,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变化,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思,忧,恐。五运之气相袭相承,五运阴阳是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 在天为六气,在地为五行,形气相互交感,化生万物,天地是万物上下的范围,左右是阴阳升降的道路,水火是阴阳的表现,春秋是生长和收成的终结与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