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篇《我是范雨素》的自传体小白文在网上火爆了,作者范雨素是一个44岁带着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她12岁时,在哥哥的推荐下做了一名民办教师,因不甘于现状,无法忍受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放弃了转正的机会,孤身闯荡海南三个月,20岁去北京看世界,现在一个富豪人家当育儿嫂,只有初中文化,在皮村工友之家上过一年的写作培训课,凭着悟性把自己的亲生经历写了出来。
文中刻画了一个有点迂腐的大哥,一个少年得志,中年失意的小哥,特别是那个坚强不屈、爱意浓浓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
开篇的第一句话“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就叩痛心扉,如果你觉得这是一部苦泪史,那就错啦,她很乐观,带着几许幽默和戏谑淡而化之,谈到皮村的土豪们不是炫车、炫包,而是炫狗时,因为有雇主聪明狗和勇猛狗的看护,孩子享受着天下无敌的安保,都感到生活很幸福,让人啼笑皆非。
她不是示弱狂,求同情,她有大爱,关注的是整个群体,她希望什么艺术家不是高高在上的字眼儿,是中性的;而农民工也不是什么耻辱或贬义词,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等的关系。平等才会带来繁荣富强!
此文一爆,出现了两个极端,有高唱赞歌的,说什么又一颗文艺新星诞生了,草根文人的春天到了。拿她与席慕蓉、余秀华去比,虽然与后者都是农民工文艺创作者,几乎都是一夜爆红,余秀华是身残志坚的代表。她是外向型,迎合式人格,趁热出诗集狠狠火了一把,而范雨素是内向型人格,当遭遇阵势汹汹的媒体围攻,她会不由的收拢,把自己包裹起来,心翼翼让自己免受伤害。她很敏感,曾经的有些伤痛,需要时间、爱心的慢慢地愈合,而我们大中国办事喜欢跟风,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容易发酵、膨胀,失去了那份原有的味道。
各种长枪短炮蜂拥而至,有的甚至跑到湖北襄阳去找范雨素的妈妈,让她不堪其扰,范雨素只好躲到深山老庙去了。饶了她吧,大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在聚光灯下,让她遵从自己的内心吧!
各人立场不同对事务的看法也不一样,有人甚至说范雨素没有职业道德,泄露了雇主的隐私,拜托,是不是应在文前加上一句,文学创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请勿对号入座。有时候真的明白了,为什么真正的调查越来越少,打哈哈官僚式的作风越来越重。一针见血,纯粹的东西越来越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阶层的日益固化,壁垒的层层增厚!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能苟同。余秀华就说范雨素的这篇文章,离文学还很远,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审视的态度,还有一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刷着存在感,说什么文字平平,不如哪个大家文笔优美,可是亲爱的们,我们能拿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和一个成熟的大人相比吗?不错,她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平平淡淡的真情流露。她有其自身特定的环境,是千万万万,平平凡凡的农村妇女的化身,她的苦难,是那个时代那个群体的缩影,农村像她这般几乎就是做饭、洗衣、带孩子,能拿起笔来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是否太苛求,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她的精神层面,文字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