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前言
为了偷懒,人发明了各种趁手工具
同样是为了偷懒,我把一系列知识点打印在一起,省去翻书的麻烦
虽然仅仅做了一个科目的复习整理,就花光整整一个月的周末
有人问我为啥不直接花钱买本资料书呢?
花钱买的书和自己整理的资料,二者体验有巨大的差别,没有横向比较的意义
况且,手动整理资料,不是为了偷懒和开心吗?
01 从哪里开始?
无论是做些什么,从何处开始是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可以说,这个“开始”决定了整项工程的难度
接下来我会提到我是如何开始一份资料的编写的
实际上,在正式开始编写之前,你需要做好如下准备:
1)草稿
这是最最最重要的,甭以为你可以拿着一本原始资料就可以对着键盘噼噼啪啪的码出一段段有意义的文字,做梦
那么草稿怎么打?
用一张A4纸,打横,沿长边对折,这样你就得到一张有4版而且版面为A5的纸【好像一点问题都没有】
为了方便描述,分为正面左版,正面右版,反面左版,反面右版
分出四版后,标上页码
我习惯上采用书籍折页的编码方式,详细如下:
正面左版是4,正面右版为1;反面左版2,反面右版为3
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编页码:
①如此设置页码后,将白纸对折,页码为14的面向外,23的面向内。
随后按照页码顺序翻动,你会发现这张纸的使用体验和书一样,即一直翻下一页就可以看完1→2→3→4页,无需更多的动作
②如果你草稿不止一张纸,可以将多张草稿按照【页码4朝下,页码5朝上】的方式在一起,装订。如有更多,以此类推:8朝下,9朝上
建议实操一遍
2)定义好自己的设计语言
毕竟这份资料属于自己的,为啥不弄好点?
通俗点讲,即定义好如下内容:
某种颜色表示什么意思?
怎么对文字层次进行分划?
文字该以怎样的版式反映出来?
某个特殊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我的个人经验是:
红→更新,属于当时没想到后来补充的内容
紫→强调,作为高亮处理,一般表示醒目警示
绿→需要强记的内容
蓝→具体事例(example)
除了标记颜色之外,对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分块处理亦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①用制表符(tab键)来区分层次结构,这点程序员应该很熟悉
每个层次相差四个字符,也即是两个汉字
②使用序号,例子就如本文一样,
1. 2. ......
1) 2) ......
① ② ......
(1) (2) ......
实际上,两个分划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02 下期概要
1)怎么把别人打印好的资料扫成可编辑的文字?
2)如何在word里快速输入公式(数学表达式)?
确定不留下你的关注吗?/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