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转腰”的美学解读(五)


“阴阳”气韵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气韵”之说,在传统美学范畴里,这两个概念也成为解读古典文学艺术风格和美学品质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典舞,无论是身形还是神情,无处不见“阴阳”与“气韵”之美。我们既可以把“气韵”和“阴阳”两者相结合,也可以把“气韵”的“气”和“韵”,分开来理解。


“气”为“阳”,“韵”为“阴”,二者互生互化,互为依存,一体两面,共同体现了宇宙万物阴阳共生、气韵兼俱的特性。这两对概念,在中国古典舞“云肩转腰”的审美元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提”、“沉”为“气”,在多种元素中贯串而生,尤其是舞蹈动作从连贯到呼吸、由动至静的转折点上,有着显著的体现。我们常说的“亮相”,就是这种转折点的充分体现,它能够展现舞美阳刚的一面。而身体的磨式“划圆”动律即为“韵”,体现舞美阴柔的一面。


古典舞中,无论是由表及里,还是从元素到动势,都是通过身体、手、脚、头、眼之间的协调配合,来展示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发展。而“阴阳”、“气韵”之变化,是通过“呼是提、吐是沉、冲既出、靠既回,含乃开、腆则合”等动势来表现。


“云间转腰”动势一张一弛,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反映了中国古典舞刚柔相济、气韵互生之美。它以阴与阳的融合之态,体现动势之间的连贯相续;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异向配合与整体协调,来表现阴阳互生、相搏平衡的美。用这种异向元素的对比与抗衡,起到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使古典舞的舞姿呈现出一种和谐对称、张弛有度的效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