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外面吃饭的人,出现3个症状,说明八成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吃进去的细菌”

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口—口、口—粪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反酸、嗳气、烧心、胃痛、恶心、呕吐等,可诱发慢性胃炎、溃疡性消化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会增加2-3倍。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啥危害?

1、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分布,与胃内炎症分布一致。

2、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达到90%以上。

3、胃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会增加2-3倍。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

1、共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共餐,是重要途径之一。

2、接吻,唾液交叉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3、不爱刷牙,幽门螺杆菌可在牙齿上生存繁殖。

4、吃生食,生食易存在细菌,发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3个征兆:

1、有口气、口臭

在牙菌斑中也存在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随唾液或食物咽到胃内的幽门螺杆菌便兴风作浪,导致胃病的发作。

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也可导致口腔感染,产生有异味的物质,表现为口臭,或是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消化异常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胃炎的表现,例如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恶心、排便异常,常常有稀便,或者是总是排不干净等等。

出现这种表现,然后再加上有口腔异味,多半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3、嗳气反酸

幽门螺旋杆菌适宜在胃酸浓度高的环境中繁殖。

长期在寄生在胃脏内,损伤胃粘膜的健康,也会增加胃酸的分泌。

所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会出现嗳气,反酸,烧心等症状。

生活中,预防幽门螺旋杆菌,少吃三物,做好五件事!

【少吃三物】

1、少辛辣刺激

胃脏是很脆弱的脏器,尤其是辛辣刺激的食物,会损伤胃粘膜,刺激胃酸的分泌。

一旦保护膜损伤,胃功能紊乱,幽门螺旋杆菌就会趁虚而入。

如不加以控制,疾病会不断恶化,诱发癌变。

2、路边摊

街头巷尾的路边摊对人们都是很大的诱惑。

但是路边摊的环境卫生差,食材和餐具都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卫生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

经常的食用可能会吃进去一些不良的细菌,病毒等,引起身体不适。

3、吃生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饮食要求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变着花样的吃。

如一些生鱼,醉虾,或是生肉等也深受部分人的喜爱。

但是这些没熟的食物,其中都存在一些寄生虫,细菌,病毒等,不建议人们直接吃,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做好四件事

一、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是对胃最大的伤害,胃脏的“工作量”增大,长期超负荷工作,就会给胃脏带来损伤。

一旦胃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就会滋生有害菌,病毒的侵蚀,促进胃病的恶化。

每餐保证8分饱,有养胃护胃的作用。

二、茶疗杀菌

用一些消炎杀菌小植物,泡水代茶饮,可养胃杀菌,简单有效。

蒲谷丁,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常用于临床治病。

蒲谷丁,归胃经,属寒性,“为泻胃火之药,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长服久服而无碍。”

现代研究发现,蒲谷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临床上抗生素。

研究证实,蒲谷丁能杀灭、抑制胃病致病菌幽门螺杆菌,能修补胃黏膜的损伤,可促进溃疡面愈合,有不错的养胃功效。

为了方便,可将蒲谷丁根炒制成蒲谷丁根茶,每天泡水喝。

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者饮用。

三、注意卫生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粪口相传。

因此,在饭前便后勤洗手,不要给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的机会。

此外也要的注意的是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不要口对口喂食,不仅对孩子无益,甚至还会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

四、勤刷牙

刷牙看似是件小事,但是对于健康来说却是大事。

口腔健康对牙齿,胃脏,肠道,心脏等有着极大的影响。

幽门螺旋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因此,刷牙工作要做好,早晚各一次,每次坚持2-3分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