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廿四节气诗:冬至》

            冬至

      冬至画九祈春暖

      卜算子·冬至

冬至长夜寒

更堪白昼短

数九严冬今日始

画九祈春暖


蚯蚓结深土

麋鹿角新断

深山林泉潺潺动

方知春未晚

      栩可闲笔 《冬至画九祈春暖》

      冬至,岁末之至,寒气逐渐笼罩了整个世界。这一天,太阳似乎特别吝啬它的光芒,早早便躲入了地平线之下,只留下漫长的黑夜和刺骨的冷风。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更能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团聚的珍贵。

      冬至,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节气。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得名“冬至”。在这个时节,大自然以它独有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节气的更迭,生命的循环。

      初候,蚯蚓结。在寒冷的土壤中,那些平日里勤劳挖掘的小生命,此刻也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它们蜷缩着柔软的身体,在冰冷的泥土中静待春天的到来。这仿佛是在告诉我们,勤劳固然可贵,但适时的休憩与等待,同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紧随其后的二候,麋鹿角解。麋鹿,这种神秘而独特的生物,被称为“四不像”。在冬至这一天,它们感受到了阳气的初生,于是,那坚硬的角开始脱落。这一过程,似乎是自然界中一个奇妙的循环:旧的去,新的来,生命在不断地更新与蜕变中焕发新的活力。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更蕴含了生命不断进化的哲理。

      而到了三候,水泉动。在这个滴水成冰的时节,那些未曾结冰的山泉水和冰层下的水流依然保持着温暖与活力。它们潺潺地流淌着,为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丝生机与活力。这些山泉水和冰下水流的涌动,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也要保持内心的温暖与活力,勇往直前。

      冬至的花开,更是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别样的色彩。鹤望兰以其奇特的花形和鲜艳的色彩,像是仙鹤翘首远望,为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它们的花朵犹如一只只展翅欲飞的仙鹤,昂首向天,仿佛在期盼着春天的到来。而水仙花则宛如一位清秀的姑娘,在碧绿的叶片间,黄白色的花朵秀丽绽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它们的花香沁人心脾,让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一丝丝温暖与希望。还有那君子兰,这种温室花卉在冬季温暖的室内绽放出艳丽的花朵。其碧绿光亮的叶片也深受人们喜爱,它们像是一片片翠绿的翡翠,为室内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在民间,冬至这一天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其中最为广泛流行的便是画“九九消寒图”。人们会在白纸上描绘九枝梅花,每枝又有九朵,象征着九九八十一天的寒冬。从冬至这天起,每天画上一朵,当九九八十一朵梅花全部画完时,春天也就到来了。这不仅是一种消磨寒冬时光的游戏,更是人们对春天的一种期盼与憧憬。通过这一习俗,人们将漫长的冬日变得充满趣味与希望。

      冬至,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节日。在这一天,无论南北,人们都会以各自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气的到来。在北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是其乐融融的景象。那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暖了人们的胃,更暖了人们的心。

      而在苏南、浙北一带,人们则喜欢吃馄饨。那香气四溢的馄饨,让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亲情的可贵。在潮汕、闽南地区,人们则会吃汤圆来庆祝冬至。那圆圆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潮汕地区的农村,除了吃汤圆外,人们还会在家中显眼处粘上两粒汤圆,这被称为“粘冬节圆”。这一习俗虽然简单,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寓意着平安过冬、祈求来年家家户户都能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这是一种朴素而美好的愿望,也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憧憬。

      此外,在冬至这一天,黄色的金橘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它们不仅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更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甜蜜。那酸酸甜甜的滋味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虽然有时会有些酸楚与苦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甜蜜与美好。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所追求的精神内涵之一。

      冬至已至,虽然春天尚未到来,但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它脚步的临近。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让我们怀揣着希望与梦想,共同迎接那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的到来吧!同时,也让我们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感受家的温暖与亲情的可贵。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家人的陪伴更加重要与珍贵了。

      冬至节气的经典古诗词

      1.《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冬至夜在驿站的孤寂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通过“抱膝灯前影伴身”的形象描绘,透露出旅人的孤单与寂寞,而结尾的遐想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2.《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的《小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变化。诗中通过对刺绣、葭灰、岸柳山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冬至后阳气渐生、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

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陆游的《冬至》抒发了岁月匆匆、节令更迭的感慨。诗中流露出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通过“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冬至日的复杂情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