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罗浮藤杖,看南国白雪,与梅花白头……

今天看到一句“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觉得意境很美,于是好奇之下找了整首诗。分享出来,喜欢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

这首诗出自清·徐珂的笔记集《清稗类钞》中的物品类的一段,记录的海宁查辛香咏罗浮藤杖 的一首诗。书中记录:「道光时,海宁查辛香茂才冬荣以家贫亲老,橐笔远游,尝至广东,得罗浮藤杖,因咏以诗。」

罗浮山素有蓬莱仙境之称,罗浮藤杖即由产于罗浮山的藤条所制。

《罗浮山--亭中藤》国画

—————全诗无注释版—————

博罗城外四百三十二峯插空碧,老人星精堕地化为石。

麻姑玉女弱腕扶不起,葛陂之龙夭矫乃作藤百尺。

石楼铁桥高嵯峨,老人腾空去无迹。

却遗此杖落空山,瑶童僚妇采药丹。

梯还拾来市上百钱买,道逢黄发开心颜。

吾闻蛮藤百种番禺产,钩带寒崖与石栈。

一枝挑得罗浮云,落地铿然谁所铲。

当时见尔酥醪观外饫霜露,惟有鲍姑帬边蝴蝶眼。

即看此杖挂壁蟠蛟虬,楖栗太软桄榔柔。

朝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以下为我查找整理做的注释:

博罗城外四百三十二插空碧,老人星精堕地化为石。

(博罗城:隶属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就隶属于博罗县,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秦汉以来号称仙山。峯:fēng 同峰)

麻姑玉女弱腕扶不起,葛陂之龙夭矫乃作藤百尺。

(葛陂:龙竹。夭矫:屈曲而有气势。)

石楼铁桥高嵯峨,老人腾空去无迹。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也指坎坷不平,或者形容盛多。)

却遗此杖落空山,瑶童僚妇采药丹。

梯还拾来市上百钱买,道逢黄发开心颜。

吾闻蛮藤百种番禺产,钩带寒崖与石栈。

(番禺:广州番禺区。蛮藤:南方所产的藤,可编簟席。钩带:连缀。)

一枝挑得罗浮云,落地铿然谁所铲。

当时见尔酥醪观霜露,惟有鲍姑帬边蝴蝶眼。

(酥醪观,位于博罗县西罗浮山罗岭之北,浮山之西。酥醪洞被称为“神仙古洞”和“洵栖灵之奥区、修养之福地”。 饫:yù 饱食。帬同“裙”。)

(鲍姑: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

即看此杖挂壁蟠蛟虬,楖栗太软桄榔柔。

(楖栗:jí lì 木名,可为杖。为手杖、禅杖的代称。)

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斗坛:道士法事,必设坛。历代有《朝斗坛》的诗。

宋·胡衍《朝斗坛》:不见铜龙何处飞,空馀芳草旧台基。月明风冷禽声碎,疑是仙人佩玉归。

明·叶春《朝斗坛步月》:太乙宫前月满时,沧波万顷碧琉璃。手持玉笛瑶坛上,吹起凌空锡杖飞。

明·梁柱臣《朝斗坛》:碧洞瑶坛凌紫清,真文缥缈斗边明。何人夜半骖黄鹤,吹落云中玉佩声。

师雄:赵师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半途遇到梅花仙子,与之共饮的故事。后来,“师雄遇梅”这一典故,用来咏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