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放假三天,那种需要时间的吃食,平常假日做起来忙忙赶赶,现在也可列入计划表炮制一番。比如,比如需要14小时发酵的免揉面包,以前虽然做过几遍,但相对充足的时间可以让你加更充分的折腾一番。比如俺这回便来了个实地考察对照版。
用的都是一个方子:200克面粉,180克水,3克盐,2.5克酵母。面团和好后常温一发14小时,将面团三叠如欧包处理方法,二发40分钟,180度烤30分钟。
同样的配方,因着不一样的环境,最后做出不一样的味道,就好像两个男生,同样的成长背景,高考成绩,结果一个进了211大学,一个进了民办三流学院,毕业后他们的职场经历预计不大相同。当然,过程再不一样,做出来的结果也是烤出个面包而非一锅米饭,只是味道不太一样。就好像有的面包卖28块钱一个还要早去才能买到,也有的面包搞特价2.8都没人要一样。俺这个就属于那种2.8一个都不如的。
闲盐不表,俺这个不同环境就是一个是28度室温发酵,结果发的噗噗的好生热闹,一个放冰箱冷藏7度走冰种的酷炫道路,一发的出品倒是正常面包的外表。
结果烤出来以后7度冰种的圆版也更像正常面包,老娘吃了以后欣慰感言:真像发糕哇。俺,擦汗。那个发的噗噗的常温版方包出品风格很有经典酸面包的范儿,就是<<破产姐妹>>里卡洛琳抱怨店里人都不知道那种纽约上东区富人版,估计<<绯闻女孩>>们常吃。味道只能呵呵,内里不及7度冰种香绵松软,口感很是弹牙。
说实话,这个方子虽然做过几次,但对其原理还是一如北京这几天的天气云里雾里的,比如说14小时发酵,尤其室温这点,真是让人满头黑线,尤其赶上北京夏天这样的季节,那个温度真是*&^%$#。当然也曾怀疑过这个方子的靠谱度,不过的确也在别处见过一样的。所以我辈实践者只好在疑虑之余,继续努力在实践中学,在干中摸,用成品去检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