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西昌城事录06|滨河路农贸市场为啥总是人声鼎沸?

滨河路现在仅仅成了宽阔大马路,我们小时候,这条路其实叫作滨河路农贸菜市场,这片紧邻安宁河的市场热闹非凡。

安宁河暗自流经南桥,就在进入市场的南桥桥头,我依稀记得有一家牛肉米粉店。这家店铺采光极好,三面都是卷帘门,营业时三面敞开,他们家炖煮牛肉用的香料很扎实,我早已忘记牛肉的味道,却记得浓稠汤汁浸润下的整片香叶和颗粒饱满的山奈。


这条路有多热闹?就像有成千上百的店铺统统在河边依次打开来,任由挑选和砍价。从衣服鞋袜、日用品再到时令水果蔬菜、海鲜鱼类、干杂调料、现宰禽活应有尽有。

每次踏进这片市场,都感觉地面湿漉漉的,一来是这里有卖鱼的商贩,弄湿地面在所难免。其次是采光比较差,总感觉不常清扫的路面黑黢黢的。

这个市场并非是露天的,顶端架起了彩钢棚,可遮风避雨,也留足空间任人声喧哗。这彩钢棚和地面摊位之间的空间极大,我扬起小小的脖子,羡慕这间只有屋顶而没有墙壁的大房子,是如此宽敞。这高耸的屋顶还让喧哗声就地形成了回声,让地面的买卖喧哗声又热闹了好几倍。


在极度的热闹声中,总感觉不能听清楚人们说话的内容,只是觉得吵。但是,越是吵闹人气反而越旺,这里是日常采买或过年年货的必选之地。大家喜欢背着背篓牵着小孩往里挤,好像听人讨价还价也是一种乐趣。大人也常常将在滨河路讨价还价的成功案例,作为日常谈资。

“那天,我在滨河路买一件短袖才便宜。老板喊50块,我只给他20,他说亏本了,我假装不买了,扭头就走。结果老板急了,赶紧来拉我,硬是卖给我,还夸我是老买主会讲价。现在想来还是买贵了,早知道老板愿意卖,我当时应该只还15块的!”


市场沿着安宁河蔓延至数公里,河对岸就是市医院。临河有道小门开着,我记得门内瓷砖砌成的花坛里,种着几棵枝繁叶茂的树,叶片状如手掌,如橡胶一般厚实,树干上倒挂下来许多根系。叶片多为深绿色,新抽出的嫩叶片则为红色,可惜我实在想不起这树叫啥名。

这道窄窄的小门,连接着河面一条简易小道。这条临时搭建的小小桥梁,竟然人流不息。看似只是连接了一条河的两岸,其实连接着河东和河西两个片区。这两个片区在改造之前,连绵着成片的木结构老屋,店铺林立,茶馆里挤满了喝茶打牌的老人。如果你愿意信步漫游,也许就能穿越时光回到过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