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越来越多的快消品企业已经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融合互联网,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去融合互联网,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向去融合互联网,还比较困惑。
目前在社会中,在整个的互联网应用方面,互联网企业非常活跃。面对这种环境,一些企业简单认为,做电商就是+互联网。一些传统企业也想学习电商企业的模式,也要去做互联网企业模式的电商。
沃尔玛做了一号店,大润发开出了飞牛网,还有其他的企业也在做一些类似于互联网企业模式的各种电商平台。但大多做的都比较尴尬。一号店基本关停了,飞牛网也转型了,其他企业的一些电商平台的尝试目前看大多也不成功。
互联网+、+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互联网+与+互联网是完全走入两个方向。
首先明确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企业在玩的,用互联网的思维、手段、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工具,去融合线下实际应用场景,以此形成新的商业化应用领域,甚至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化领域。
例如:电商就是一个标准的互联网+。电商就是互联网企业,看到互联网可以和卖货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商业领域,甚至目前也形成了一个新的电商产业。
目前互联网企业在不断尝试更多的互联网+,特别是围绕消费、服务领域,在做更多的互联网+。
+互联网,应该是线下企业、非互联网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产业实际、行业实际、企业实际,全面的用互联网的思维、手段、工具,改造传统产业、行业、企业。
简单的准确定位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是不同企业都可以应用的一个工具。但是不同的企业,从不同角度,围绕不同的目标,最终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目前阶段,对互联网的认知,线上互联网企业与线下非互联网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
线上互联网企业认知互联网更积极主动,认知的更深入、更系统一些。大多线下非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的认知,比较被动,目前还是在被“逼”着认知互联网。并且到目前,对互联网的认知比较粗浅,限于表象的、粗浅的认知。
互联网+、+互联网,看似一个符号前后顺序的简单变化,但是是代表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追求不同的目标。
互联网+,是线上互联网企业在玩的,从互联网思维出发,追求的是互联网的工具、模式效率最大化。这种最大化,确实对传统线下企业、行业、产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推动。但是由于他们更多的是互联网思维,考虑的是互联网产业效率,所以,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产业的效率问题,甚至很多的互联网+模式是脱离传统产业、行业、企业需求的,或者有些是在走向反面。
所以......
代理商要变革与转型
1.向渠道价值链环节中难以被替代的环节转型:
代理商在厂家的渠道价值链环节中的旧价值,过去的仓储、配送、分销、促销、结算、资金等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被打乱、被剥夺、被淡化,这个时候,就要遥望星空好好的想想自己未来存在的价值了。
分销有京东新通路,结算有支付宝,配送有京东到家和顺丰……那陈列及价格管理呢?促销呢?推广呢?
非常显然的是,接下来的代理商们,将会由过去以分销为重的代理商,转向以日常市场管理及服务,促销及推广等执行为主的执行服务商!
2.代理即终端客户,将自己从中间商身份垂直向下延伸,转型为终端客户+代理商:
也就是说身份复合,自己即是终端商又是代理商。怎么拥有终端客户的身份和标签呢?自己开?收编?整合?联盟?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3.代理即厂家,将自己从中间商身份垂直向上延伸,转型为厂家+代理商:
在推自有品牌之外,或许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成为上游优质或潜在优质品牌厂家某个品牌、某个系列产品……的合伙人、投资人、股东等,同时自己还是这个品牌这个系列产品的代理商或者是总运营商。
4.代理即平台,将自己从中间商身份垂直向上延伸,转型为平台商+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