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堂--网络调查心理学运用(1)问卷设计 第一期
提到“调查问卷设计”这一课题,相信作为市场研究行业来说,是应该是最为熟悉,业务接触度最高的一项工作。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访问形式从面对面访问、电话访问等传统调研形式转化到网络在线调查。很多人(也包括专业人员)简单的认为,这一转化的重点是形式上的不同,问卷还是要设计,并无两样,比如问卷结构:开场、甄别、主体和背景四大主体结构,从答题形式来看仍旧是封闭、开放和半封闭,这些在网络调查问卷设计上也是被采用的。
那么,为什么要把“网络”调查问卷的设计加以探索呢?大家注意,我将“网络”二字加以突出,正应为它的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上应有其独特之处。
从访问形式上我们不难发现差异化,无论是面对面还是电话等形式,都需要访问员的这一角色担任提问及记录工作,所以市调行业中FW(即Field Work)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访问员培训。访问不仅需要接受基础培训,还要在每个项目展开访问前接受督导的项目培训,展开这一工作重要性就是尽量规避由于访问员的个体理解、访问工具使用标准差异等,导致的样本数据偏差及质量不达标。网络调查形式采用的是被访者自主行为导向,从阅读题干、选项,到进行选择或填答,属于独立个体的行为。
在业务接触中,我经常会遇到“惰性”研究员将原本线下访问的问卷提供给线上问卷编程人员,直接进行形式上的转化。可想而知这样的问卷一旦转化线上,被访者答题时难免会出现令人贻笑大方的错误,往往当数据分析出来后差强人意,就将一切责任推之于“网络调查不可信”。这不仅仅是“惰性”更是“不专业”的表现,还让“网络调查”莫名的背了黑锅。
回归到今天的主题:
如何做好“网络调查问卷的设计”
我认为网络调查问卷是线下问卷设计的进阶版,因为它在不依赖任何介质干预下,达到尽量捕捉、还原被访者的真实想法,不仅需要积累丰富的问卷设计功底,还需要增加心理学及社会学科知识的活用。以下通过几个常见心理学的表现,浅谈在网络调查问卷设计上的体现。
“思维定势”
在人类的思维能力中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是“思维定势”也叫“习惯性思维”,简单说就是按习惯、较为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惰性思维,具备对外界因素很强的依赖性。因此,需要在在问卷设计中,规避这一思维特点的劣势,对答卷的负向影响。
在调研问卷中往往会有设计的选项趋同感很强,如“非常认同/较为认同/一般/不太认同/非常不认同“以及“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在传统调研问卷的设计上是以选项降序为主导,也就是从正向到负向,第一个选项永远是“最好的”那个。试想,答卷时首次碰到这样的题目,假设被访者会认真阅读完整题干及全部选项,并客观的选择了符合内心的答案。接二连三不断的询问类似的题目,这时“思维定势”已占领高地,无论什么内容,趋同感相近的选项都会令被访者惰于阅读,习惯性的选择固定的位置进行选项勾选。
另外,还会出现极端现象,在潜意识里大部分人更愿意接受正向、美好的事物。如果第一个选项摆放的永远是“最好的”,很有可能会引发被访者不加思索的始终选择第一个答案。如此,问卷的真实、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我的建议,结合研究课题在设计选项时,尽量规避趋同形式的选项。比如文字描述的差异、穿插加入评分题进行程度描述,或根据不同的题目的研究假设调整选项的顺序或同质化等。
“首因效应”
接下来,说说关于“首因效应”与问卷设计上的关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也称“首次效应”,是心理学十大效应之一,即我们常听到的“第一印象效应”。它指的是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后,产生关系的影响,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先入为主”,这也是人类在思维中很难摆脱的一种挟制。
在品牌相关的调研中,经常遇到受于“首因效应”的影响,产生的结果偏差。比如调研中常见的牌子表题,我们先还原线下访问场景如下:访问员提问:“请问说到汽车品牌,您首先会想到的品牌是?”被访者回答:“A品牌”。访问员继续提问:“还有吗?”被访者回答:“B品牌”……访问员根据被访者的依次回答,分别记录第一、二、三提及的品牌,圈画在对应的牌子表上。随后,访问员拿出示卡(列出牌子表中全部的品牌),提问:“您看一下这张示卡上,哪些品牌是您知道的?”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进行记录。
如果我们直接将这道题的问卷形式照搬到网络页面上,就会使全部的品牌暴露在被访者的预览视野中,无论是选项顺序的影响,还是产生了心理加工的比较,被访者选择的“首先想到的品牌”已然失真,接而,影响到第二、三印象品牌的准确。如果不是满屏的品牌映入眼帘的“先入为主”,也许被访者的选择完全不同。
另外,再举个例子。在设计主体问卷时,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内容的跳转逻辑,而不是内容之间相互的影响上,所以在问题顺序设计上会忽略“首因效应”的影响。比如,在做品牌slogan验证的调研设计,如果在询问品牌slogan的认知度、理解度前,已提出过关于品牌认知度的问题,对于被访者来讲是很强烈的心理暗示,他对品牌的好恶会影响到slogan的评价。可想而知,如此采集到的数据结果,能否对slogan的验证起到科学性的建议呢?因此,在问卷设计的顺序,也包括选项的设计,题型的选择及页面编辑,需要兼顾前后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调整。
“虚假同感偏差”
接下来再说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指的是人们常以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LeeRoss进行了两项简单而有效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虚假同感偏差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决策的,在这里就不赘述具体的研究内容了。借用《欢乐颂》中曲筱筱的的一句话来解释:“砍柴的以为皇帝都挑金扁担。”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虚假同感偏差”是一种我们每个处于社会中的人都会有的心态,人们总是无意间夸大自己意见的普遍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因此而出现了“同感偏差”。所以,这一心理学现象也常会出现于被访者思考如何作答上。比如问及“您的下一辆车会选择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呢?”。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发展趋势,是国家政策的导向,是未来汽车的主力军,所以更多的被访者在“虚假同感偏差”心理影响下,更愿意选择大势所趋的选项,而非优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有一种说法称之为”友善偏见”,所指被访者更倾向于做出访问者期许的答案或者做出积极评价。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虚假同感偏差”是被访者思考意识自然产生的,我们无法阻止,又如何获解呢?经研究学者发现,以下这些因素是会影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①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②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③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④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⑤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⑥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其实,任何形式的访问、沟通都无法获悉到人的本质想法,但正因为有了意识才形成了人类社会,不必过分担心对真实的干扰。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在问题描述和选项的设计降低情感色彩,比如用“心仪的车型”取代“特别喜欢的车型”。第二,注重选项的设计上,尽量规避内外因混入,比如“经济形势不稳定”\“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不适合作为并列选项。
在此分享薄见未能囊括全面。综上,提到了几个比较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在调研问卷的设计上的运用,尤其是在网络调研上尤为突出。我们深知问卷设计是市场研究课题的基石,不要辜负每一次被访者付出的主动表达,我们要从每一道题的用“心”设计开始。
“市场研究始于专业、忠于科学”
—— 云捷亮数·马妍
云捷亮数·马妍
联合创始人,曾就任于知名市场咨询公司15年,Esomar会员。擅长汽车领域策略与咨询,成功打造数据洞察平台化服务。2017年提出中国化社区研究,结合社交平台搭载大数据整合,为品牌商提供云捷亮数SVB服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