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的关键系列一
施一公院士:信仰
在施一公看来,年轻人的着眼点不应仅是要赚很多钱。
“我觉得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简单的动物,吃饱了喝足了,如果不缺衣少穿,为什么要这么担心少挣几块钱,多挣几块钱呢?”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说。
在施一公四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食物,没有肉,没有水果,他的梦想之一是长大每天都能吃一个苹果。“当时怎么可以想像长大还有汽车开,每天都可以吃到肉,简直不可思议。”施一公说。但即使那个贫困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科学很伟大,觉得科学可以改变社会,可以让中国富强,确确实实潜移默化地决定想要做一点事情。
“其实就是这种动力,让我们这一代人往前走,不知不觉,这个社会变得现实,现实到最后大家在比,没有走入工作岗位之前,在中学、小学之前开始比,将来学什么挣钱多。在我的价值观里,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把钱和我自己的价值,加上中间一个什么关系,我并不是说不需要钱,也不是说钱是坏东西,但是钱是要拿来做事的,我只要相信我的事情能给社会带来价值,能让我实现自己的价值。”施一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