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无敌时间整理术:每天多出24小时

看到今天的晨读《如何把一天过出48小时?》,想起六月八日的晨读《超级时间整理术:每天多出一小时》,每天能多出一小时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现在竟然还有办法能让一天多出24小时来,简直太振奋人心了。

那这些办法是什么呢?分别是和你的时间建立联系、“创造”时间、规划时间。

①.和你的时间建立联系

忙忙碌碌一整天,真正完成的事情没多少,想不起来这些时间都是怎么浪费掉的,就像自己的时间被偷走了一样。

或许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我意识是第一步 。意识到了时间给你的感觉,才能想办法平衡时间消耗,让你真正的激情和目标协调一致,把时间的好钢都用在刀刃上。

下一步,列一张「目标—步骤—时间」分析表。

首先,一个目标必须符合下列四项要求。以我“每天(第一天早上六点半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之前)完成一篇200+字晨读感悟”为例。

001.具体(一篇200+字的晨读感悟)
002.有时间限制(第一天早上六点半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之前)
003.很现实(200+字还是能写出来)
004.很重要(如果断掉一天,就意味着失去一枚坚持勋章,得不到猫群奖励不说,也意味着本月的目标就没完成,就不能“胡吃海塞”看电影)

然后我算了笔时间帐:

上班:9小时
练车:5小时
做饭、吃饭:1小时
路上时间:1小时
睡觉:5小时
其他:2小时
总计:23小时

所以我每天(第一天早上六点半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之前)写晨读的时间有24.5-23=1.5小时。这样我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写晨读感悟的时间就这么多,再浪费就没时间写了。

列这样一张表,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时间计划和花销,以便适时做出调整;有机会找到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并对时间这种不断减少的资产保持敏感。

②.“创造”时间
世界级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老先生曾说:时间是不能管理的,我们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同样的,我们所谓的“创造”时间并非真的让一天的时间多起来,而是尽可能多的把无效时间转化为有效时间。

001.寻找时间空隙

有的人抱怨没有时间读书,有人却坦言把一个月上厕所的时间利用起来就能看完半本书,零散时间远比想象的多,排队吃饭、约会等人这些非生产性的时间利用起来,就能变成生产性时间。

002.把时间空档和精力匹配起来

有的人清晨清醒,有的人深夜效率高,二八法则哪里都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去做最艰巨的任务,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赢得百分之八十的收益,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帕累托法则

003.避免在细节上浪费时间

人生,总是花很多时间在找东西上。但是老实说,寻找就是一种“浪费”。当你在找笔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用你找笔的时间赚了好几亿了。

如果我们能养成固定摆放东西,物品实用完后及时归位的习惯,就能省下找东西的时间,专注于行动。

③.规划时间

时间管理,除了从如何管理每天的24小时这种微观视角,我们还应该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时间,比如时间规划。

有了时间规划,我们犹如拿着一幅地图,就可以寻找通往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判断此时应该是向左还是向右。一小时的清晰规划远胜于一小时的盲目行动,就是这个道理。

001.睡前规划

我们可以在每天睡觉前写下第二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五件事,为什么要强调在睡前列清单,而不是在早上开始工作前呢?因为你的大脑会在睡眠时间里继续思考,从而利用潜意识的力量节省执行任务前的准备时间。连发明大王爱迪生都说:不向自己的潜意识提出要求就别去睡觉。

002.列计划清单

把想要实现的大小目标都写下来,贴在一个能时时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定期更新清单,每周对清单存储和完成率做检查,每个月重温一次大目标。

to do list

做时间规划,把眼光放长远,就能摆脱眼前的困境和烦恼,更加清晰地判断出最重要的事。比如学生认真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让自己将来可以独立谋生;投资时要选择一家有成长潜力的公司,而不是在意暂时的盈亏。


晨读开始到现在,写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不下十篇,观点来来去去,要养成习惯才是最重要滴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