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s的怕和爱
Nicolas是我先生,我们是高中同学、大学时代的恋人。他比我小一岁,是家中独子,在小县城里长大。以前我经常和他开玩笑,说他是城里人,我是乡里人,因为我来自县下面农村。他童年的物质条件相对于我来说是很丰富的。80年代末家里就有了录音机。他大学学的是化工,本科毕业直接去了英国,25岁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从事燃料电池行业,这么多年一直在同一个领域,连公司也只换了两家。第一个公司是一家英国公司,那也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他在那儿工作了四年,直到回国之后创立了现在的公司。他是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很少会表现出软弱,在陌生人面前会有距离感。我们的话题就从这开始。
Q:小时候你是一个话很多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爱说话的呢?
A: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吧。从那时候我开始很在乎自己说的话,怕说的不对,说的不好,说之前会反复地想。上课的时候我不再抢着举手发言了,怕说错,怕出丑,怕别人笑话。家里人对我的期望很大,因为我上学早,成绩又好。小时候他们管我管得很厉害,不能犯错误。最严重的一次作为惩罚,我爸把我双手反绑,塞到厨房水槽底下一个小小的空间里,那是我第一次有了想自杀的念头。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努力要求自己。现在和别人说话都是。会瞻前顾后,怕表达不恰当的观点。你也知道,我从来不要求儿子的成绩,不去问他考试多少分,在班上多少名,就是有意地去淡化,我想让他知道,爸爸不看重你的成绩。
Q:你应该是属于比较早熟的孩子吧。很多人在这个年纪说话都是脱口而出的。
A:是的。我的记忆甚至可以追溯到两三岁的时候,很多事情我都记得。
Q:有一张大学的照片,你的单人照,上面的你笑得很有热情,就是那种讲了一个很好玩的笑话,或者是恶作剧成功之后的笑,我特别喜欢。
A:我也很喜欢,可能和不同的人在一起我会表现出不同的自己。和大学同学在一起,和你在一起我比较放松。
Q:刚刚出国留学的时候,到陌生的环境,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性格改变了?变得更开朗?
A:没觉得性格有多大变化。不过我现在最怀念到英国的第一年。和那些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
Q:会不会遗憾?或许你本来可能成为另一种性格的人,你的喜感和幽默都没有表现出来,你自己也说过,小时候想当演员。有时候我看你和孩子玩,表演中了枪躺倒在地,捂住胸口,嘴里发出哀嚎声,觉得你很会演,很有喜剧天赋。还有一阵子,清宫剧看多了,你去亲戚家拜年,一进门就学清朝的人来了一个跪地行礼,嘴里说着“给您拜年啦”,惹得哄堂大笑。
A:呵呵,也不会遗憾吧。性格中的这一部分一直都会在,只是有时候才会表现出来。
Q:其实在和别人聊天中,你经常会先去反驳别人,很容易就把天聊死。我记得你还买了本《很任何人都聊得来》,那本书你看了吗?
A:没看,我觉得那本书写得不好。
Q:会不会觉得孤独?有时候也很想找人聊天?
A:聊得来的人真不多。也许和不同人在一起会聊不同的事。聊大家共同的部分。有时候和有些陌生人在一起,反倒能聊得很深。
Q:其实在家也可以聊工作。以前我们有时一个星期也说不上十句话。你早出晚归,我带着孩子已经睡了,你还没回来。日子每天都在重复,回想起来模糊不清。
A:工作中都是烦心事,没有什么好事儿。都是不顺。我喜欢的一本书《创业维艰》中写道,创业8年,只有3天是顺境。我也差不多。
Q:那你现在最怕什么?
A:我怕蛇。
Q:我说的怕是另一种,比如死亡、生病、创业失败等等。
A:我不知道。
Q:我们生活的时代你怎么看?虽然我们也只在这个时代生活过。
A:我不喜欢现在的时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年代。整个国家都感觉很有希望,有很多憧憬。当时我们还小。那时生活节奏很慢,时间相对也过得慢些。我现在也会听当时的一些歌。不是那些歌有多么好听,是在怀念那个年代。我想我们一生,时代节奏会越来越快,这个社会是这样发展的,我们无法独善其身。
Q:有更多的人选择慢生活。你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
A:什么叫理想主义呢?我想我都有吧,我有理想主义者的坚持,哪怕有再多的困难我也还是会往前,我也不知道我的勇气来自何处。而懂得低头应该是就是现实主义者的表现。
Q:你觉得生活值得过吗?有没有你热爱的东西?
A:不值得。我喜欢足球,足球就像战争,它也很复杂多变,又是一项团体运动。我喜欢和队友配合默契的那些时刻。我喜欢足球所要求人的那些品质。“take a shot”是足球术语,射门,而在英语中,它也是试一试的意思。足球比赛中,永远没有准备好的射门,所有的射门都只是去试。但是如果不试,就永远没有机会。在赛场上,裁判没有吹哨,哪怕是最后的30秒,都仍然有机会。可是如果你自己放弃,就注定会输。也许这可以解释我为什么能在工作中坚持下来。体育运动很能够培养人的这些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