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商场总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般而言,人们都会去挑选自己最熟悉的商品,面对新产品,虽然充满好奇,却也要深思熟虑,确定是否值得购买。
如此多的商品,要想通过广告打入顾客心智,最基本的营销战略是“重新定位竞争对手”。排挤掉顾客心智中原有的相关理念或者产品,才能让自己的新产品、新理念进入消费者的心智。
但新观念的改变,还是要顾客自己看到或者体验到才行,顾客对饮品的喜爱程度,还得需要顾客尝了味道之后才行。产品要注重品质,给顾客新的体验。
自己的观察,往往比别人告诉自己的更真切,当自己心里的理念被推翻时,人们会急切去找个与之前相似的理论来填补空缺的位置。
用广告,来评论对方的产品,使顾客对该产品有所新的而且是不同以往的认知,又或者让原本华丽的商品,得以曝光,人们总是喜欢看到泡沫破裂的景象。
霍华德·戈萨基说过,做广告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消费者和潜在客户交流,而是为了吓倒竞争对手的广告撰稿人。
一种产品,只有用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才能得到好的接续购买,可一旦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不符合自己预期的感觉,这产品在心目中的形象就立马大打折扣。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些产品被加入黑名单。记得之前去超市买酸奶时,不会去看它的成分,但一次老师说自己去买酸奶一般都“生牛乳”而不是“含有奶粉”的酸奶,我也立马在我的心智中把“奶粉制品”放入黑名单。
大品牌争夺市场份额时,总会祸及那些小品牌,不管是多大的公司,都要时刻注意行业动向,尤其是那些有些引领者的公司动向。
不要把对比当做重新定位,与大品牌对比,很容易让潜在客户发现自己品牌的劣势。在现在的社会,人们总会习惯于了解坏消息,愿意相信此产品有很多缺点,也不会把它放入最好的产品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