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五年内通过900次航班延误,获赔近300万的李某被判定为诈骗?

这起事件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人们有争论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诈骗

那么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得清楚什么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再看李某的行为

1,利用亲友的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单就这一条来说本身并没有问题,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替亲友购票过机票吧。就算是欺骗手段获取的信息,那么受害人也是亲友,而不是保险公司。

2,李某通过查询天气信息来预判航班延误,购买延误率高的航班。天气信息和航班延误信息都是公开的,这纯粹是有赌的成分在里面,起飞前谁也无法预料航班是否回延误。

3,在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系统内购买延误险,本身就是商业行为,没有不妥。

4,在赔付认定的的时候,都要求是乘坐了此次航班的,那么乘坐航班肯定有登机牌吧,要么赔付的时候没有查登机牌,让李某钻了空子,要么是李某伪造了登机牌。

此次事件中保险公司在赔付审核过程也有失察责任,李某若伪造登机牌,那么犯罪是没跑了。刚看到新闻标题我也震惊了,平均一次能赔付3000左右。这些年保险公司都没发现?在数额巨大的时候报警,说有人骗保。要是李某操作频率降低是不是能瞒天过海了?而保险公司的操作总有这样的味道:我保险设计出来时为了赚钱,没想到却让你赚了我们的钱,不行我得报警,你骗保。(可能大多数人对保险公司没啥好感吧,手动狗头,哈哈哈)

最后还是奉劝大家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