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武志红老师的《让愤怒流动》一课,仔细聆听、思考后,想起了我的好闺蜜小A,她就是典型的压抑愤怒性格。小A成长经历中几个不同家庭的生活经历塑造了她压抑愤怒,不敢释放愤怒的性格。
一,童年时期生母病逝,父亲再婚娶了继母。生活重度拮据的父亲和继母把小A送给了远方的表姑收养。表姑的亲生儿子和被领养的小A很自然的被区别对待,形成强烈的反差。
骤然陌生的家庭完全容不得七岁的小A去伸展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多次受呵斥后深夜被窝中无声的眼泪渐渐的就让她生出了压抑、隐忍、顺从的讨好型人格。后来她表姑婚变,小A又回到了父亲和继母身边。
二,十五岁后求学时,分别在两个亲戚家中各寄住两年。由于小A家中经济拮据,在亲戚家中基本上是属于勤工俭学,包揽一切力所能及的家务以混口饭吃裹腹。属于亲戚家无奈接受的半个住家小保姆的角色,青春期本该叛逆的年龄她却更懂得了察言观色的顺从和压抑。
顺从和压抑彻底成为了小A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一段关系中,她都在极力满足讨好身边人。面对不公正和欺辱,彻底丧失了表达愤怒的能力,生怕自己表达愤怒会失去现有的人际关系,带来毁灭。却更加的不被人尊重和喜欢,把自己活成了可怜兮兮的祥林嫂,茫然的碎碎念着吐苦水。
这些被压抑的愤怒却并没有消失,这股愤怒转而攻击她的身体,形成了常年的精神性肠激惹综合症和乳腺增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同事欺辱急了的小A彻底的爆发了一场歇斯底里的愤怒。和同事激烈的争吵抡起拳头互怼过后,她体验到了发泄愤怒过后的酣畅快感和内心回归自我的强大带来的强烈心流,那是拥有完整人格的满足和掌控感。
互怼事件过后,她的同事反而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对她避让三分。后来,小A就尝试着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拒绝和表达愤怒。她的个人精神状态也明显的充满活力。
与小A截然不同的,是我的同事小B。这姑娘从小被父母宠爱,内心世界强大自信、性格坦率,单位里有个爱谴派压榨员工的领导,B姑娘对领导过分的谴派总是直截了当的拒绝。时间一长领导居然习惯性的不再派遣额外工作给她。
B姑娘对同事和朋友不爽了从不掖着藏着,小孩脾气似的说变脸就变脸,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本以为她人缘不会太好,后来发现人气最高的居然是她。大家都觉得她性格张扬有活力,活出了我们羡慕的样子。
每一种关系中的两个人,都像是坐在跷跷板的两端。如果一个人一直高高在上,而另一个人只是一味的忍让和压抑低低在下,那么结果就是两个人都玩不下去,这才是一段关系真正的毁灭。
生命力天然就是带着攻击性的,学会合理的表达愤怒和攻击性,让情绪穿越身体健康的流动,让生命力得到舒展和张扬才能活出真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