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鱼,让人研究了2000年

鳗鱼这种生物,竟然曾惊动过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研究它。实在是它太神秘,引得大咖们纷纷要探个究竟。

最早的一位是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他的研究结果放在现代,我们会目瞪口呆:这确定是这位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吗?

因为亚里士多德说:所有鳗鱼都是从淤泥里诞生的。

这话猛一看,没问题,鱼嘛,不都是在泥里翻滚过的嘛。但要说鳗鱼是怎么繁殖出来的,这从淤泥里诞生就有点闹笑话了。

但是,那是公元前4世纪的人们啊,不可小觑的是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大部分鱼是要产卵和交尾的。

那些鳗鱼却让人们摸不着头脑,越是令人捉摸不透就越令人上心,亚里士多德对于这种不分雌雄,不产卵不交尾的生物到底来自何方,琢磨了好久。

他在干旱期观察一个蒸发掉水的池塘,硬化的池底里没有一条鱼。过了几天天降大雨,灌满雨水的池塘里突然出现了很多的鳗鱼。

亚里士多德突然就得出了结论:鳗鱼就是在淤泥里诞生的。

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经验。至少那时的人们是这样认为的,可也有些人们是不相信这个结论的。

亚里士多德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围绕着“鳗鱼是怎么繁殖的”这个科学疑问,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奇者。

直至1876年,另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年轻人又拿起了这根接力棒,继续潜心研究鳗鱼的繁殖。

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明确推翻了鳗鱼从淤泥里诞生的结论,因为已经找到并研究过了一条雌性的鳗鱼。弗洛伊德的任务是找出一条雄性的鳗鱼。

然而,他研究了接近400条的鳗鱼后,依然没有找到答案,最后他黯然离开意大利,开始寻求新的科学理论。

不知道他后来成为两性心理学家是不是和这件事有关系。

很多年后,真相是:鳗鱼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显现性别特征。确实,这事让人们很难找到答案。

之后,有关于鳗鱼问题的讨论是:它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进行繁殖的,它们又在哪里死去?

意大利人一直认为鳗鱼是在地中海繁殖的,但有一个叫约翰内斯·斯密特的人发现,地中海捞起来的鱼,身长永远都在7.5cm左右,那么,幼鱼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又引发了斯密特的好奇心,他决定要揭开这个谜底。但他“追鱼“追了整整7年,一切仿佛都在原点。

于是他又跟着一艘船往海洋深处驶去,越往西,鳗鱼的数量越多,体形也越小。每一条缩小1cm长的鳗鱼,仿佛给他下了鱼钩,他跟着鱼钩跑,越来越接近真相。

直至他到达马尾藻海域,有关于鳗鱼的出死之地,才真相大白。

今天读帕特里克·斯文松的《鳗鱼的旅行》,写了这篇读书笔记,其实这不是在讲鳗鱼的故事。

我通过鳗鱼这个生物,看到了作为探索世界真理的好奇人们,是怎样艰难地将一个科学问题,在时空的长河里接力,通过无数人所研究出的边边角角,才能才能一步步地接近真相。

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追寻,终于将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系统而严谨地解答出来。

就像斯文松说的:

“也许有这样一类人:当他们决定要寻找某件勾起他们好奇心的事情的答案时,会不断前进,永不放弃,直到最终找到。无论会花费多长时间,无论他们有多么孤单。”

鳗鱼的一生是怎么的,人们足足探索了2000多年。

鳗鱼是幸运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9,788评论 0 13
  • 夜莺2517阅读 127,811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11,846评论 1 6
  • 我是一名过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这三年里我没有恋爱,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一对儿一对儿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说呢,高...
    小娘纸阅读 8,733评论 4 7
  • 那一年,我选择了独立远行,火车带着我在前进的轨道上爬行了超过23个小时; 那一年,我走过泥泞的柏油路,在那个远离故...
    木芽阅读 5,576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