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德国的一座美丽的小城里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教室在一幢有了年龄的木质小楼里,她背后的窗户正对着一棵树,枝干粗壮,叶片硕大,到了秋天,金黄色的叶子唰唰落下,迎风飘荡,不远处是流淌着的宽敞的河流,有时候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凌凌。
她学习文科,所以对于德语要求不低,在她决定准备留学,开始学习德语的时候,就知道德语不如英语适用度广,算是一门小众语言,学了她也不知道,除了这是专业要求之外,还有什么用?她觉得其实对于德语的学习,她带着那么一点一意孤行的执拗。
不过,当德语老师告诉他们,学习语言,我们其实学习的是语言所代表的概念的时候,一切似乎有了些许的不同。
“Zweig”单纯的翻译过来中文是“树枝”,英文是“branch”,简单明了,用被熟知的语言来理解,不需要过多的思考过程。可是老师却是指着窗户外的那棵树,告诉他们树木上那一个个分叉的稍微细小一些的,是“Zweig”,树枝上有很多很多的树叶(Blätter),是金黄色的,对,就是那些落下的东西。
用着最基础的词汇解释陌生的单词,借助图像,当再次使用这个单词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便是那伸张的枝干和落叶翩翩的景象,而不单单是白字黑字的书写。
一般来说,在专业领域,比如数学,物理,有着国际通用符号,在一定的教学过后可以理解。而艺术也是如此,一些超脱逻辑框架,语言表达的存在,如丰沛而强烈的情感,奇特的场景,通过不同感官的刺激,可以直接抵达心灵。“艺术是人生的花朵”音乐响起之时,一种独一无二的氛围便萦绕身边,使人暂时忘却烦忧。
不过语言,在白纸上知识单纯的符号,抽象,若没有日常生活的联系,就显得干燥,苍白,他们可以被记忆,尤其是德语语法,可以被逻辑思考,但是其中展现的美丽和一国语言所独有的趣味性,蕴含的情感,通过日常的使用,和联想指代,才会被发现。
在她看来,德语和她所接触的德国人一样,讲求逻辑的语法就如同德国人严谨的性格,不过她觉得因为这最省时省力,毕竟一次性做好就不用再做第二次。而直截了当的构词,显得朴拙,却在使用时清晰明了,比如在德语中的Krankenhaus(医院),和Krankheit(病),Kranken(病人)和Haus(房子)构成了医院,而Krank(病了)形容词和heit构成了一种状况。而正是这具有逻辑当时却又直接的构词,将他们使用在句子,构成一句话,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思想,甚至用来表达一种情感的时候,才会逐渐感受到其中精微的魅力。
在上课时候有时候聆听一首诗歌,或者一个幽默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这些乐趣,让她不再那么急切且功力的去学习一门语言,而是怀揣着好奇心,如同一个孩子,走在一条没有脚印的小路上,不知道前路有什么,可是却在每隔一段距离的路边,能够捡到一束花,或者一颗巧克力豆,带着隐秘的欢喜,走下去。通过一门语言,逐步地去了解某个国家的人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