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监测和帮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一是线下与线上同步,严防重线上、轻线下的问题。群众自主申报、基层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舆情信息监测,是开展动态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步骤。全国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平台。高度重视线下监测工作,对农村常住人口中的重点人群定期排查,坚持乡村“一月一分析”。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尽最大努力减少因主观因素而导致病残问题的发生。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需要重点抓好产业和就业工作,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一是在组织动员群众上做文章。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企业调动起来,把机制健全起来。要善于创新村企合作模式,在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立紧密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推动农户与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共赢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入股产业增加收益。要积极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让合作社学会合作、学会管理、学会经营,从根本上改变千家万户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被动局面。二是在延伸产业链条上找路子。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要强化品牌效应,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路子,打造生态绿色品牌。三是在持续增收致富上挖潜力。要继续挖掘就业帮扶潜力,认真开展对外出务工劳动力动态监测,落实劳务信息员制度,做到人员底数清、劳动能力清、就业状况清、外出意愿清。
党的领导始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要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用高质量党建保证中心工作落实,在中心工作落实中体现高质量党建成效。一是发挥职能优势,建强战斗堡垒。要善于“书记抓、抓书记”,突出“关键少数”,加快培养农村更多的“明白人、带头人”,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要时刻不忘党员身份,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做到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善于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发展链条上、建在搬迁小区楼宇上、建在外出务工基地上,注重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时刻把群众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我们的心上,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抓好人才培养,凝聚振兴活力。乡村振兴要在人才上做好引、育、用三字文章,优化和配置以人才为核心的各种生产要素,推进要素聚乡、乡贤回乡、市民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