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就感觉有种刺骨的冷。外面的风呼呼的刮着,把一些没有关好的窗户吹打得啪啪作响。偶尔还会有凉风通过窗户上的缝隙钻进屋子里,发出怪异的声音。外面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片,不时夹杂着几片雪花。立春已经过去几天,温度并不是特别的低,但总是感觉天气是这般薄凉。
这是一座北方普通的小城,如果是换作以前,这个时节是最繁忙的。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忙着坐车返程,学生们开始筹备新学期开学。但是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一切都推迟了,街道上冷冷清清,人们也像集体冬眠了一样。没有太阳看不出是几点了,不用上学上班也忘了是星期几,躺在被窝里一点也不想起来。
昏昏沉沉的,直到听到了爷爷的喊声,才慢悠悠不情愿的从被窝里爬出来。漱洗过简单吃了点早饭,爷爷说:“家里过年买的肉和菜吃的差不多了,晌午咱们吃点手工面吧。”
手工面,好像很多年都没有吃过了。记得小时候,爷爷最擅长做的就是手工面,用面粉混上水,使劲反复的揉,直到把面揉的不再粘手。然后再切成面条状,下到锅里煮。做熟后撒点葱花,再放一个荷包蛋,一碗香喷喷的手工面就做成了。
需要的食材很少,但味道特别鲜美。因为揉面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力气,后来这种手工面渐渐被超市里的机器面所代替,做法还是那种做法,却再也没有了那种味道。现在所有的超市都关门了,做碗不怎么需要其他食材的手工面特别合适。
我连忙说:“好。”
厨房里的煤气也不多了,爷爷让我出去捡些柴火。我家的南边有一片小树林,去拾些生火的树枝并不难,于是我披上一件大衣,戴上口罩就出门了。外面的人很少,偶尔碰到几个,也都带着口罩。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流浪地球》里的画面,生命真的很脆弱,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彻底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像小老鼠一样躲在洞里被动的防御。
整个树林,除了几颗松柏,全都是光秃秃的样子,像是年迈的老人,没有一点生气。几只不知名的鸟飞过,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几只孤零零的鸟窝,悬挂在树枝上,似乎期待着南飞的鸟儿早日归来。
一会儿就捡够了柴火,回到家,爷爷正在和面。将面粉倒在盆里,加上少许水,碾成一个小面团。然后不停的加面,小面团就变得越来越大。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和面,看着小小的面团不停的变大,感觉特别的有成就感,就像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又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一场困难。
曾经做过老师的爷爷开始对我讲和面的原理,手工面的精髓就在于和面,和面要用冷水,经历了彻骨的寒冷,面才会更劲道。和得过程要向着一个方向揉,揉的时候面粉不仅聚在了一起,还发生了化学变化,各种蛋白在千锤百炼中发生重新组合,形成美味的面条。
面在和得过程中,融进了我们的努力,变得美味无比。人在成长过程,不也是经历了磨难挫折才变得更加有魅力吗,气质里往往隐藏着我们吃过的苦,走过的路。这场瘟疫何尝不是对人类的考验,人类也不过是万千物种中的一员。要想生生世世繁衍不息,就得像其他物种一样经历大灾大难。
面做好后就要放进锅里煮了,用捡来的柴火生了火,瞬间感觉暖和多了。面在水里翻滚,一轮又一轮的热气,如老照片一般的画面让人感觉特别温馨,彷佛一下子掉进了李子柒的视频里。
面出锅后,轻轻洒上一层葱花,清清淡淡的,却有一种难以明说的味道。天气也开始慢慢放晴,不知是天气的原因还是喝了面条的原因,身上感觉暖洋洋的。
短暂的黑夜与严寒,终无法阻挡春天的到来。我们的城市病了,我们一起照顾你,按时吃药打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