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参加了10天的禅修营,收获很大。一直到今天,并没有完全走出自己的自卑心态。每个人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培养了我们。但最终要活成什么样,靠自己的觉知。
很遗憾这25年我有觉知的时刻很少,也就是我对自己的认知,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基本为零。
也就是佛教讲的无知-无明
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对世界的认知 对自己的认可 都是别人嘴里得到。
分析了原因1:因为没有感受缺钱用,没有生活的紧迫感。
2:天生的性格,慢性子。
3:没有思考
反思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外界信息。
一没有判断好坏的标准,很容易被煽动情绪化。
二,自我的孱弱,周围人的强势灌输。
第一个就是读大学的时候,辅导员会让你报各种证,因为我们是处于小白,正好对外界怀有期望和学习的动力。以及各种花呗,小额贷款鼓励你去提前消费,我在想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这些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是没有还款能力的大学生,以及上班族。大家很容易被互联网的网红种草,他们营造出的一种高级感的生活和独特的气质,以及好吃好玩的体验,是你想要的,但是现在没办法实现,怎么办呢?omg~买买买~
也许是学佛之后,慢慢的变得有一点点觉知.只不过很容易被潜意识的那种习得性无助和消极思想给淹没。
这种觉知是难得而又愉悦的,今年味觉慢慢恢复,以前会觉得外面的重口味的东西很有刺激性,很好吃,今年在家里吃了一年的健康餐,再喝可乐,吃外面的餐饮都多少有点不适。因为身体适应了这种零添加的健康食品,肠胃会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帮助你吸收消化。身体变得有觉知,有辨别能力,感受到吃进肚子的东西夹杂了很多垃圾他难以消化 ,身体不舒服。
最近也觉得中医很多东西都挺好的,辩证的来看,可以治疗很多西医检查不出的病症。
只不过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去深入了解,才会发现其中的博大精深。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心也在起伏波动,感慨自己内心小孩一直都没成长。
不过她总归是要越变越好,希望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看山不是山 看山是山 看山还是山
就像奎叔说的,做个俗人才能活得好。
可是为什么要做个俗人呢?
因为接地气,你能听懂别人说什么,你说的话,别人也能听懂。
我现在就处于,别人说的话我只能听出字面意思。我说的话别人也觉得没深意。
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多久呢?
我也不知道,但愿早点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