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西林
基层连队伙食好坏直接影响到官兵们的心态和斗志,食为天嘛。
上世纪六十年代,粮食供应紧张,副食品匮乏,我们南海陆勤部队每人每天的伙食一标准为四角八分钱。那吐我是雷达操纵员,天天在强大高频环境下目不转睛盯着空勤目标,雷达荧光屏很费眼力,为保护视力,当时,我们操纵员唯一享受被战友们羡慕的"特权"就是每月发一小瓶鱼甘油。
因此,连队要想吃得好,必需自力更生,下气力搞好连队的农副业生产。我们雷鸣站处于海南岛定安县平原地带,连队有20亩稻田,海南岛水稻是一年三季,官兵们精心种植这20亩稻田为连队提供了丰足的粮食。有了粮食就能大量养猪。
业余时间各班排按照分工,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去搞农副生产。连队有种田、种菜、养猪、放牛、养鸡鸭打鱼等活儿。我们雷达操纵班负责放牛。指导员是农民出身的战斗英雄,在他的指挥下,雷达站的农副业搞得有声有色。站里养着上百头肥猪,还放牧普近百只肉质极好的黄牛。我站南面不远处是宽阔南扶水库,盛产红鱼,再加上大量野放鸡、鸭,平日里肉、蛋、鱼,和蔬菜十分充足。多余的副业产品还支援其他伙食困难连队。
有了充足的原料,还必须有好炊事班加工才吃得舒心。
让我站引为自豪的是,伙头军们是个烹调技术过硬的集体。它是经蒋班长一手带出来的具有专业厨艺的队伍。我刚来雷鸣站时,蒋班长已是超期服役上士了。他是浙江金华人,出身于厨师世家,参军前他已是父亲得力的助手。
(前排中间者是蒋班长)
老蒋入伍不久,在一次新兵连帮厨时初露锋芒,他那令人惊心动魄眼花缭乱的刀功,惊呆了炊事班,那次,他不费吹灰之力给训练队干部们做了一桌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杭帮宴席。“近水楼台先得月”大致坡训练队新兵连的领导的是我站的指导员,厨艺高超的小伙子一眼就被他盯上了。新兵训练结束时,老蒋自然被带到雷鸣了。
分到连里不久,这位科班大厨立马成为炊事班的主厨。一年后,老班长退役,老蒋被破格提升班长。老蒋每次做饭他的工作台前都会吸引班里老兵新兵围着他,每个人都会认真、目不转睛学习他的一招一式,几根普普通通的蔬菜,经他之手摆弄,转眼成了一盘香气袭人的小炒。这就是专业人与业余者质的大差别!炊事班小伙子们觉得能与专业烹饪师共事,是莫大荣幸。蒋班长为人厚道 ,在他严格指导下,炊事兵们个个厨艺大长,伙头军们在厨艺上迅速摆脱离了造饭“草根业余”状态,朝着科班进军。
连队官兵们从此有了口福。官兵天天愉快地享受着上三顿美食大餐。用现在的话来说,好伙食“稳定”了部队,拴住官兵们的心,大家从内心热爱自己的单位。那时,尽,管北部湾战事紧张,我海南岛地处与美军战斗的最前线,作为海军航空兵千里眼的雷达兵战斗值班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这些操纵员承受着每天上百批以上敌机的监视测报任务,每次下班,恨不得随便找个地方卧此大睡, 身心极度疲惫…。然而,走进饭堂,当花样迭出,香味扑鼻的饭菜送上桌来,让官兵们尽情颐朵,体力迅速得到补充恢复。雷鸣食堂的佳肴让军人们士气高昂地度过每一天。
蒋班长的厨艺名噪全团,以至探亲家属以帮厨为名溜进伙房,观赏学习蒋班长的烹任技术。至于团领导们,更是喜欢来我们站指导工作。可见,以食为天具有多么巨大魅力!
蒋班长的老家在浙江金华,盛产全国知名的金华火腿,他家也是制作火腿的名厨,可惜海南岛的水土、气候及猪的品种的与浙江省差异甚远,老蒋进行多次试验,怎么也做不出理想的火腿来。
蒋班长做活儿要求极其苛刻,炊事工作不许有半点瑕疵,连切菜时两脚站姿都有严格规矩,弟子们被他调教得服服贴贴、一招一式都要讲究亇板眼,颇具当代乔布斯对那种苛刻到3极至的的样儿,工匠精神深刻地影响着炊事班每个战士。
虽然金华火腿没做成功。可我连队有的是猪肉、牛肉和红鱼,这些原料被炊事班腌制成熏烤腊制食品,有它们的点缀下,部队的三餐香味扑鼻,食欲旺盛。
雷达操纵员实引三班倒,值完夜班,就去饭堂吃夜餐。半夜三更大家在伙房能吃上加上这些熏鱼腊肉调制的可口的热腾腾面条,在星光皓月之下,大家吃得那个香,那个美、那个舒坦,打个香嗝都得闭嘴细品一番,伟大可爱的伙房,让雷鸣年轻的军人们天天享受着家庭温譬,幸福的胃口,把人阅烦恼、怨恨与委屈驱散殆尽!
后来,我考上了海军工程大学团里为我站放电影庆贺。第二天我随放映组汽车离站上路。军车发动了,蒋班悄悄给我跨包里塞了一大块东西,他说是送我的五香酱牛肉,嘱咐我让在路就酒吃。想着就要离开连队了,离开为我做过无数美食的蒋班长,好是心酸难舍。在去军校的路途上,我把牛肉分给同行的战友们。十几号军校学员,在北去的列车上,大家乘兴举杯风卷残云般地把蒋班长赠我的酱牛肉撕嚼得一干二净!酒罢待喘,有位北京籍的老兵,淌着口水盛赞:“太棒了,老尹的牛肉,绝不亚于前门老号“月盛斋”的看家酱牛肉哟!太好吃了,来一筐才过瘾呢。”
多年后听人说蒋班长被调离到领导机关做了职业大厨,他那高超以烹调厨艺终于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得以了施展。然而,我认为最有意义的还是蒋班长为基层连队培训出一批又一批“制造”美食的伙头军队伍,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们在革命战斗熔炉里,享受着美食口福,过着幸福的军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