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造出来的病

中医把季节性疾病称之为时令病。其实时令病与季节并无绝对关系,因为动物很少发生时令病。

很多时令病的发生是因为有些人自作聪明,他们认为按照季节给自己进补、吃补药,来年身体就会变好。而动物比人傻,它们不知道按照季节进补,有什么吃什么,饱一顿饥一餐。

按照季节进补的人反而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你看,我老婆的三舅爷就得了急性支气管炎。

三舅爷说:“弘章,我这个气管炎喝了开胃汤,又吃了治疗专用药物,怎么还发烧?”

我说:“您这是几天了?”

三舅爷说:“弘章,都一个礼拜啦。”

我说:“您还吃什么药?”

三舅爷说:“弘章,我听你的,嘛也不敢吃。”

我说:“现在是四月份。在四月份之前,您吃什么了?”

三舅爷说:“弘章,不就是冬令进补嘛。”

我说:“您补什么啊?”

三舅爷说:“弘章,还是老法子,喝枸杞酒。”

我说:“每天都喝?”

三舅爷说:“弘章,我每天喝一两。”

我说:“那您每年到了春天都病?”

三舅爷说:“弘章,是啊。”

我说:“这叫冬温春发。”

三舅爷说:“弘章,那冬天不能进补?”

我说:“为什么冬天要补?”

三舅爷说:“弘章,书上不是说四季都要补吗?”

我说:“别听书上胡说八道。”

三舅爷说:“弘章,你说这是冬天补坏了?”

我说:“可不是嘛。”

三舅爷说:“弘章,冬温春发怎么办?”

我说:“不好办。”

三舅爷说:“弘章,那我就这么烧着?”

我说:“不是让您总烧着,您是中毒了。要在开胃汤里加入金银花100克、薄荷叶10克、草决明20克。”

三舅爷说:“弘章,这么就退烧啦?”

我说:“您退烧要比别人要慢。”

急性支气管炎又合并枸杞酒中毒,很不好办。不过,过了半个多月,三舅爷的急性支气管炎总算好了。

第二年的冬天,三舅爷没有再进行冬令进补,结果春天没有再犯病,感冒也没得。

三舅爷又来了:“弘章,你说邪了门了,我没有冬令进补,冬天没事,春天也没事。”

我说:“其实您不乱吃药,一年四季都没事。”

三舅爷说:“弘章,我们那帮儿老头都说我不懂保养。”

我说:“让他们说去呗。”

三舅爷说:“弘章,这习惯势力很厉害啊。”

我说:“不是习惯势力,是以讹传讹。”

三舅爷说:“弘章,冬令进补是以讹传讹?”

我说:“是啊,人们都说冬至收老头。”

三舅爷说:“弘章,你也知道冬至收老头。”

我说:“是啊,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期,可能北方人的新陈代谢会变的很低,老年人感到很恐惧,于是去吃一些补药、尤其是壮阳药物,吃了以后还会感到很舒服。但是等到春天来了,吃了壮阳药物的身体不适应春天的温暖,于是就表现出高能量的代谢,这就是发烧。”

三舅爷说:“弘章,这不是花钱找病嘛。”

我说:“老头子们自以为得计,其实错了。”

三舅爷说:“弘章,那为什么他们不听劝呐?”

我说:“这就像人掉在游泳池里喊救命,你让他站起来,他害怕淹死;但是如果他真的站起来了,那么他就会觉得很可笑,因为水很浅,只到肚脐眼儿。”

三舅爷笑了:“弘章,你说话真哏儿,真是这么档子事。”

我说:“是啊,老头们怕死,因此乱吃补药,其实身体越吃越麻烦。”

有些人总说,一年四季要按照季节去补养自己的身体,于是就有了春天吃清火药以避温、夏天吃利尿药以避湿、秋天吃滋阴药以避燥、冬天吃热性药以避寒等说法。猛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琢磨就不对了。

吃药是为了治病,没病为什么吃药?

因此这种按照季节进补的说法其实是造病的方法,更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不会治病却谈防病,这就是四季进补的德性,然而许多人相信这种广告宣传,没病却吃药,于是这些人病了。 

【小编注】: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告诉我们冬天“藏精”,不是冬天进补。

从自然规律来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阶段,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比较缓慢,机体表现为“内动外静”的状态。

这时候应该注意顾护肾中精气,不要妄自扰动,否则就易变生他病。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认为,“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不藏精”的诱因。

比如冬天熬夜、不注意休息、劳心劳力、出汗过多……这些都是不藏精的表现。“春必病温”的温即“温病”。

古代医家的共识,冬天里不注意顾护精气,阳气被扰,人体易感受外邪,寒邪郁久化热,到了春天阳气升腾,伏热外发就会生“温病”。

临床表现上为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细数。

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多属细菌和病毒性感染,往往发病急,发展迅速,病情严重,有时候还会发生传染。

冬天进补、吃多了热性的食物、壮阳的药物,扰动了阳气,让原本应该收藏内敛的阳气蠢蠢欲动,尤其是壮阳的食物和药物造成肝阳上亢,到了春季就容易发生温病或瘟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