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 小说 是枝裕和

人生记录是早晚的事情,冲动会发生在无时无刻之间。我也曾有过冲动,拿起笔去记录自己的过去,那些琐碎的点点滴滴。诚然,回忆起来,那时的年纪还小,现在想来也不免被自己过去的这份情怀打动。岁月变迁,步履不停,带着曾经的那一份早熟和老成活到了现在这个年纪。

一家人.jpg

抛开导演是枝裕和的影视作品来看这本小说,能感受到和影视化镜头不一般的那种细腻味道。时代背景,不断飞速发展的日本,不断被填平的玉米地,割裂的传承,让我看到了文本中的隐喻的悲鸣。死去的大哥,为什么死去,为什么救人死去,只能存在他人口耳相传回忆中的大哥,他的出现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男主良多40岁才结婚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当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就能发现小说家是枝裕和在文本中埋藏的思考,这一份独特的东西让我想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克莱默夫妇、无因的反叛、饮食男女、普通人等等。

作者:[日]是枝裕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
译者:郑有杰
出版年:2017/5
页数:236
定价:36.8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50297685

小说讲述了40岁结婚的男人良多,带着媳妇回家,和父母、姐姐、一家人相聚所发生的事情。在这一天,也就是小说中的一天,穿插回忆,过往,未来的发展都浓缩在这一天中了。简单平凡的生活琐事,奶奶买的冰淇淋,厕所新装的把手,大哥的骨灰盒,拍照的日常,花朵,做的天妇罗等等。在日常琐事下面暗藏了一层每个人的关系,良多因为大哥的逝世,导致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变化,不满意父亲对他的若即若离,这种长子、次子的关系,在传统时代非常常见和普遍,父母有可能更爱长子,长子可以继承家业,次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轨迹发生变化,长子因为救人而逝世之后,这一层压力没有地方可去,尴尬、揉碎的时间杂乱无章,形成透明的压力让良多这个次子无法扛住,离家而去。妈妈爱的是长子,长子去世就没有回过神,时常看着长子的骨灰盒,远古的记忆和保留完好的房间,妈妈没有走向《普通人》那般成为自私的人,变成一个交际花,也是日本家庭、日本时代背景所致吧。爸爸自从长子逝世之后,医生这个职业没有人继承,也变的失去了精神寄托,但他仍然活了下来,由香子清秀可人,然而不满妈妈的偏心。

这一层人物关系,如文字外显一样呈现,也是支撑剧情走向的人设推动。平静下的交织,每一个人面对事件、人物都有自己的反映,在这种不断接受和回馈中,推动剧情发展,同时每个人尽力维持关系的平衡,维持人物的平衡感,这种拿捏的分寸,不得不说作者的功力深厚。

你说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个不稳定的点被放大,艺术化处理放在小说文本中,这一层已被大多数人感知和解读了。然而还有一层藏的很深很深,我觉得在布莱希特中也有提及,如《四川好人》剧本中提到的,某些东西如同一道闪电把我们劈成两半。这种感觉在读《步履不停》小说文本,也有感受到。文本中描写的,不断日新月异的发展,被推平的玉米地,老旧的房子,更新的职业变化,只有长子忌日才能重聚的时刻。等等,这些文本中忽隐忽现的暗示,无一不是警钟,敲响了某种价值观变化带来的撕裂。

随着时间推移,西方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这些推进在外化的环境中有不断的描写,作为铺垫深入文本。同样对于人物而言,年轻人渴望独立、互相尊重、婚姻自由,但仍然受到东方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人们还坚守着古朴,孝道,女人不工作等价值观的倾向影响。小说中表面上看是人物之间的分裂,往里探寻则是价值观的冲撞。

好的故事,必然让你引发对价值观取向的思考。这是一个比文字、电影影像更大的世界,有着超越时间、空间的深度,包含了表层的外显人物行动,情节变化,人物内心秘密,更有着时代、社会的无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