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电力线路防雷装置

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传统避雷针的一个较大的放电端,变为很多极细的放散电极。通过其大量放散电极的小能量、高频率的端放电,避免地电荷在输电塔顶部积累,阻止雷击离子化通道的形成 ,避免或减少雷击形成的可能。

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的参数特点:

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的放散电极直径:设计时应确保放散电极的直径小于或等于0.2mm,这种设计有助于实现小能量、高频率的端放电,避免地电荷在输电塔顶部积累。

雷电放散装置的接闪概率:接闪概率应控制在10%以下,这表示装置具有较高的避雷效果。

雷电放散装置的平均接闪电压:平均接闪电压应大于等于580kV,这是确保装置能在较高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关键参数。

雷电放散装置的抗风载能力:装置自身应具有强大的抗风载能力,能够抵抗55米/秒的风速,确保在恶劣天气 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

雷电放散装置的外观要求:装置外观应光滑平整、无飞边和毛刺,放散电极应坚挺、无弯曲,且呈均匀分布散开的形状。

安装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的原则有:

(1)杆塔在周围是高点且没有安装避雷器等雷电泄放装置;

(2)杆塔周围有大片树林等容易引雷的区域;

(3)杆塔处于峡谷中气流变化随气候变化较大的区域;

(4)杆塔在河道两边区域;

(5)杆塔处于迎风面区域;

(6)其他有雷电活动的区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