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奶条


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体验和经历,就需要父母用心来陪伴成长。


          杠杆原理

女儿初一,二宝男孩4岁。

我和父母在交流的时候,男孩儿坐在旁边,在桌子上玩一包非常硬的奶条,他打开后用尖嘴钳子一个一个夹碎了,有的奶条就掉在地上,有的被夹得很小很小像小豆豆一样。

这时候他说:赵叔叔,你看你看……

我边看边说:你在玩一个游戏吗?

他高兴地说:是的。

我说:这个奶条是不是非常硬啊,放在嘴里用牙齿咬咯崩一声,那你用这个尖嘴钳子一夹是不是很容易就夹断了?

他说:是的,

我说:你知道为什么钳子夹起来容易断吗?

他眨着眼睛说:不知道。

我转向他爸,说:请爸爸过来解释一下。

这时爸爸非常配合,靠近说:儿子,是因为这个钳子利用的杠杆原理,在现实生活当中,应用到杠杆原理的工具非常非常多。

这时候妈妈插话:筷子、勺子、活扳子,农村用的铁锹、锄头等。

男孩继续在玩耍着,我们继续交流着……

 

            亲子游戏

又过了十几分钟,男孩儿不玩这个游戏他要玩另一个游戏。

他从椅子上下来,这时候爸爸就说:赵老师,您看看如何来收拾一下这个场面——让儿子把自己刚才弄的这一片狼藉,收拾一下。

有家长就会有如下的做法,请你继续往下看,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

        粗暴方式干预孩子

第一种命令吓唬

孩子一个游戏玩完了,赶紧收拾一下,立即收拾啦,才可以玩另一个游戏,如果你不收拾,下次再不让你玩儿了。——说话语速语气都不一样。

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他也不乐意去收拾。

那下一次他再玩儿的时候,如果我们家长就是不让他玩儿,孩子,肯定是哭闹,妥协的还是家长,这种粗暴的模式没有效果,还没有建立规则意识。

第二种方式上纲上线——道德界限

孩子这样玩是浪费也不卫生,用那个尖嘴钳子夹了再入口,坚决不能让他玩,也是浪费呀。

这样模式孩子可能没捞着玩儿,但是孩子也没有得到体验,人生都是在体验中成长。

我跟男孩儿说:来,收拾一下好不好啊?

男孩儿没有吱声。

我又和爸爸妈妈说: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收拾一下好不好啊?

这时候妈妈伸手就拿起来那个塑料袋,我和爸爸开始捡起来,边捡边数着12345……数到10,我们就放在袋子里,这时候男孩儿好奇地过来开始捡起来了,他也在边捡边数着,数到20多。

妈妈说:儿子,你快点捡,要争个第一呀。

这时候我用食指放在嘴角上,示意妈妈不要这样引导孩子。

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人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要处处都争第一,争到第一就是最好的,第二,第三就就是不好的,不甚至不接纳。这就是互相竞争、比较,这样的模式就会产生冲突。

一会儿功夫,剩下的奶条越来越少。

我刚准备起身要帮助男孩儿,这时候他两只小手,把剩下无几的奶条儿往一起归拢,然后他把塑料袋的口子放在桌子边上,用另一只手往袋子里归拢,很快就收拾得又干净又快。

爸爸妈妈看着儿子不仅收拾非常干净还动脑子干活,脸上露出了美滋滋的笑。

妈妈直点着头说:是啊,方法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耐心和智慧陪伴儿子。

孩子其实都是通过体验才能长大的。

那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不许玩这个,不允许玩那一个,那他有那么多的体验吗?没有体验,怎么能有认知呢?

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成长,他的认知的面越来越广(杠杆原理),况且现在的玩耍是不分科目的。

孩子还体验到大家分工和合作工作。

孩子在收拾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动脑子收拾。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练习抽象的思维——数数。

所以陪伴孩子成长需要耐心、细心、爱心,还需要有智慧。

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有爱的环境滋养,也需要自由和规则。

总之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就是陪伴者,不是主导者,最少的干预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恩舜琪妈妈的倡导,布置每人写出自己5个优点的作业! 一、善良、付出。 传承祖辈的基因,儿时的记忆里,他们无私地为...
    晖智阅读 1,579评论 2 3
  • 交代一下背景 很久以前 其实也没多久,哈哈 1年前吧,事业上的挫折 让我萌生了自己做个ip的想法 然后开始自学了A...
    三分钟大叔阅读 1,781评论 0 0
  • 最近偶尔想起大学的生活,嘴角忍不住会微微上扬,很怀念大学的时光,可惜回不去了。很多东西拥有时不懂珍惜,等失去后才后...
    阿金319阅读 6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