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大学的学科门类有13个,它们分别有各自的代码,分别为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以及一般不做讨论的军事学。在填报志愿以及考研的时候往往会以代码来认识相关专业,所以这十二大学科门类(除军事学外)大家必须非常熟悉。那么,接下来就和大家介绍一下诸多学科门内下,大家密切关注却不熟悉的专业内容。
十二大学科分类
01哲学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开端,也是自然科学的起源,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就是大学学习的必修课。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哲学的认识越来越偏离,其发展的前景以及就业端口都不被大众看好。哲学的学科分布非常简单,下面的二级学科也只有哲学、逻辑学和宗教学三个,在选择哲学大类的时候务必慎重。
强势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02经济学
相较于哲学的冷门,经济学则是学科门类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学科之一,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包括,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等。经济学看似高大上,其实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差异很大,大家需要深入了解其中课程和就业方向。
强势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03 法学
法学专业,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军事法学等学科内容。法学的就业针对性很强,但是学习难度也很大,需要大家有强大的学习力和表达能力,除了课内的学习以外,还需要考各类证书。此外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但是,优秀院校的毕业生还是可以去到律师事务所和大中型企业的法务部门就职,行业前景也不错。
强势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学、西南政法大学
04教育学
很多人对教育学这门专业有一个很深的误会。认为学教育专业的就是出来当老师的,需要做好和师范专业的区别。其实,教育学是一门很好就业的专业或者说是非常好就业的专业。但是想要认真做起研究和教学来却是很难的,是一门艺术性大于实用性的学科。简单的说,教育学是指导教学方式,教学原理和教学内容研究的学科。教育学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学科。教育学的就业端口相对较窄,很大程度上需要有一定的深造才能有比较大发展。
强势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05文学
文学类专业并非大家所想的都是枯燥的文字和文学研究,它包括的一级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三个大类。这三个学科类型差别很大,其中外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类都是很多孩子喜欢和感兴趣的专业类型,相较于之前的学科大类,文学的广度非常大,专业门类也非常多,大家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学习的难度以及与自己能力的匹配程度。
强势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
06历史学
文史哲是传统文科的学科,历史学本身的冷门程度也很高,属于就业面和前景都不被看好的专业大类,它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物保护技术。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以及历史的重视,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及《国家宝藏》等一系列优秀综艺以及影视作品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大家对历史学看法。
强势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本期为大家盘点了前六个学科类型中的专业以及相关具体就业前景与注意点,对大家理解学科门类以及一级学科有一定的作用。本部分内容整体的学科类型和专业数量相对较少,大家比较好理解,下次我们将继续盘点后面的学科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