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了一套专门说晚明经济地图的书

《晚明大变局》,以世界经济地图的角度解读晚明局势,最近看了《东宁记》,对这段历史比较感兴趣。

《东宁记》作者还写了一个帖子,《宋末明末出海种田必胜必成法》

《东宁记》《与宋同行》《活在乱世》这三本硬穿越是工业党必需看的。

《东宁记》的基本论点,是台湾和海南结合的煤铁共同体。

台湾多煤少铁,海南有铁无煤。

另外台湾是少铁,不是完全没铁,至少初期发展五年的铁是足够了,尤其初期规模不大。发展五年后,还拿不下海南,算什么穿越者。

《东宁记》里猪脚是陈近南的女婿大公子郑克臧,这时候郑经在大陆呼应三番打仗,台湾委任给陈近南,郑克臧得到陈近南支持移民种地,没三年,台湾人口就从二十万充气到了一百万,源源不断给前线郑经提供提供军械粮草,郑经一高兴,委任郑克臧监国,于是郑克臧前面有郑经顶着,他自己在台湾没有干扰的种地攀科技树,按作者的说法,荷兰人口两百万,就可以做世界马车夫,英国人口五百万,就可以日不落,现代台湾人口两千万,所以只要把台湾填满七八百万人口,别说吊打野猪皮,就是争霸世界,在穿越者开的金手指面前,也不是难事

郑经在金厦顶了七年,终于顶不住了,这时候猪脚终于练出了两营排队枪毙蛋(一营1000人),一营留守台湾,一营乘坐大舰三艘去支援废材老爹去也(这时候郑经全军就剩3万人了,还是冷兵器的部队,而野猪皮这时候在福建有小五万加投降野猪皮的耿精忠三万)。。。

=========

战后的统计,步一营从开火到上刺刀开始冲锋,总计过了14分钟,其间的疯狂射击中打出总计4.2万发左右的铅弹。而在此前火炮射击了大概10分钟左 右,加上其后的时间,两门8斤炮总共打出了100发左右的炮弹,4门8斤短炮由于射程较近,射击时间短些,约打了150发左右。至于舰炮那可就多了,光长 炮齐射一次就是50发,小炮就更不要说了。由于此前海战中也发射了大量的炮弹,因此不太容易计算后来陆战轰击支持的数量,只有大概的估计值,这场「守城 战」中,舰载的15斤炮起码打出400发以上,23斤炮则打出超过500发,加上其它的短炮,四艘战舰总共打出大约1200发左右的炮弹。

  至于一营连同追击战在内,最后的伤亡结果是总计阵亡12人,受伤27人。战场上统计出来的清军尸体是5,477具,不过后来又有600余伤员因为枪炮伤而陆续死亡,因此一营实际杀伤超过6,000人。最后,清军最终被俘的人数则为1.8万人左右。

  这时候很少人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是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永历三十四年三月初三,郑经、郑克臧、刘国轩等率军重返厦门。于厦门湾爆发厦门海战,击毙清朝水师提督万正色,重登厦门,斩首六千,俘虏清军一万八,杀满州将军喇哈达,俘福建总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

闽浙首脑被一举端除,外加3万满汉大军全军覆没的影响非常巨大与深远。

  永历三十四年,1680年三月初四,刘国轩率1万大军重登海澄,由于闽浙的清兵势力大衰,因此刘国轩很容易地就把之前放弃的城寨全部收了回来,又继续扩大地盘,占领了漳州与泉州。这是第一个影响。

  不过这次刘国轩听从郑克臧的建议,不再极力追求扩大地盘,而只是以稳定地盘为第一优先。于是他在漳州、泉州、同安、海澄、云霄、诏安、厦门与金门等 地,开始修建城寨用以防守,并确保地盘安全,此外亦开始于泉州与厦门建造灯塔以利于夜航。重点是,刘国轩修的城寨,是由他选定地点,由郑克臧派出工匠负责 设计执行的。不是传统的中国式城寨,而是多角形的马面堡,亦即西方所称的棱堡。

  棱堡这种防御工事防御力很高,他可以抵挡十九世纪以前的实心弹重炮射击——东宁线膛炮除外,这东西准确性高,穿甲力又是圆弹的2~3倍——因此目前清 虏的红衣大炮对他一点用都没有,必须先升级到24磅炮才行。此外,棱堡还可以由小至大慢慢扩建,逐渐增其角数,建多少就有多少效果,不像传统中式城墙那样 必须全部完成才有防御力。而史上的棱堡除了围城至粮尽、少数夜袭偷营与自动投降外,很少被从外部攻陷的例子。这足以证明其威力强大。

  但是棱堡也有其缺点,那就是他造价比较昂贵。不过这个比较昂贵,也是相对而言。再怎样庞大昂贵的棱堡,也只是与欧洲那种数百公尺方圆传统城堡与日本那 样的城寨相比,那是绝对贵不过拥有动辄十几里几十里方圆城墙的中式巨型城池的。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中国的人口与劳力太多,不是欧洲可以比的。

  当然,东宁也掌握了一种可以大幅降低棱堡或其它建筑价格的技术,那就是水泥。这水泥一出,就完全省去城堡建设的最大开支,即开凿切割与运输巨石的成 本,如此自然耗费就大幅降低了。而且还不只如此,版筑水泥与水泥预铸件的使用,还可以大幅增加建造速度。再加上各地大量的人力支持与新式起重器械的运用, 因此才两个月,基本的棱堡构型就成型了。才六个月,所有的棱堡就全部建造完成,达到能够以三千兵力抵挡数万大军数年之久的程度,并且还可以继续扩张。

  第二个影响,就是导致耿精忠再度叛清。见到清军实力大衰,又得到郑氏的道歉与修好要求,外加大批作为补偿的军械粮食,以及正式做出的不在闽省继续扩大 地盘的保证,耿精忠的心思再次活泛起来。三月底,他寻到机会,再次叛变,偷袭了康亲王杰书的营地,射中了杰书一箭,使其带伤逃跑,然后很快就复夺了大半个 福建——除了郑氏目前占领的地盘之外。

======

稳固了基本盘后,然后猪脚开始第一次大爆兵。

总之,当厦门战役后,近卫一营被调回东宁,郑克臧立刻招募了四千人,将之扩编为近卫一旅。但原本训练完毕的东宁二旅却并没立即扩编。实际上,因应代旅 长毛兴的要求,郑克臧把二旅拆开,以营为单位轮调到前线执行袭扰作战,一来是获取实际战斗经验,二来是安抚二旅,让他们也去赚赚战功以拿一些奖金。等到二 旅的各营获得实际作战经验后,才开始作为骨干分拆扩军。

  至于第二种的部队调防,则占东宁新军的比例上则是比较少的。这首先是西征军前线机动兵力有限。其实想想也知道,三年以前东宁人口加上受抚熟番不过27 万,即使全力西征,能够有多少数量?数年以来从东宁前后调拨派往厦门的军士总数不过5万人,虽然其中有在大陆临时征发招募,一度达到十余万的数目,但是经 过这几年的战斗消耗与清虏修来馆的招降,到厦门战役为止,加上后来在厦门与大陆征发的人力,西征军的总兵力全部不过4万人而已,其中还包含了2万水师。这 些人的装备虽然已经获得改善,眼下粮饷也不缺,但是战斗力还是很可疑的。且不说有没有受过足够训练,这些人到底是自愿役还是不愿役都很难说——最初西征时 原本便有很多是被强征过去的番民佃户,更不要说在当地强募的人力了。

  于是郑克臧便与刘国轩讨论,最后达成一个协议,从七月份开始,刘国轩以每个月两镇/新军两营共约2200人的速度,将前线旧式部队抽调回东宁,至于郑 克臧这边则在同时拨补同样数量的已受训士兵加以填补。使前线维持同样的数量,并在最终让西征前线陆军数量增加到至少10个旅5万人的数目。

  这样做的结果是,到最后,实际上抽调回来的士兵有七成被解散,要不归佃,要不就是发给田地使之成为农民。后来补给刘国轩的士兵,大部分都是由新移民中募训出来的。简单来说,是真正效忠东宁与郑克臧的,能够信任的自耕农、中产阶级士兵。

  自然,光训练士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训练军士官。于是郑克臧向刘国轩要求,虽然士兵三个月后开始拨补,但是他现在就必须调动相当数量的军官回东宁接受短期训练,以适应新式军队的指挥运用方式。对此刘国轩也答应了。 最初的几个月中,这样的袭扰作战是轮调练兵的第二旅诸营执行。但是后来成了一种习惯。当第二旅的四个营全部轮调作战过,返回东宁开始扩编后,新成立的 东宁一旅,以及第二旅待命营训练出来的新军营,除了调派到刘国轩手下的营外,也被逐一派出进行袭扰作战,以进行实战练兵。

  对于这样的骚扰,清朝毫无办法。这可不是以往的倭寇版东宁军,而是全新式的全火器步兵营。地方民团根本毫无抵抗能力,即使有十倍数量也打不过东宁新式 火器营。几次出动绿营想要剿灭,但凡出动数目没在五倍以上的,都打不过这群武装到牙齿的凶猛海盗,反而被屡屡歼灭,变成东宁军的勋章与奖金。凡出动数目超 过五倍的,这群卑鄙的海盗就撤到岸边,背靠海岸并倚着船只上的大炮支持进行抵抗,如果见到十倍以上的敌军,这群可耻地海盗干脆就上船离开,下次再来。

  这致命的是,这样的袭扰并不仅限于福建。实际上南到广州,北至浙江,都成为东宁新军袭击的对象。

  康熙不得已,将迁界令适用范围延伸到广东与浙江(原本鳌拜时期是整个沿海,康熙亲政后废除,但又重新于福建实施)。但很快他就发觉这毫无效果。迁界令 只能应付倭寇等级的海盗——实际上郑经之前的陆军就是这个等级,连武器都是倭刀倭铠——然而面对装备半胸板甲加燧发线膛枪,武装到牙齿,粮草补给充分,甚 至还携有大批野战炮的数以千计正规火器部队,则毫无作用。面对迁界令的封锁撤退海岸村落并建立边墙的作法,东宁军队直接开到边墙上,用长短火炮轰开这种急 造的边墙,四处射杀周围巡逻的清军军队,然后招募流民前往海边上船。如果清军大集,就将之消灭,或者边打边退慢慢退回岸边。

  在面对正规部队时,康熙的迁界令与边墙,实际上是降低了海防的效果,而不是提升了。因为设立边墙,又要加以巡逻,就表示需要把兵力分散到数百上千公里的宽度,兵力就变的十分稀薄。此法应付倭寇可以,要应付东宁新军则完全无用。

  而东宁陆军与陆军奉行「从海上来」的战略战术,随机选择打击点,便可集中兵力用压倒性优势迅速消灭附近的巡逻部队,至于清军援军,因为过于分散,能在 一天内赶来的(即距离在10~20公里以内),通常只有几千人,又经过长途行军,体力消耗殆尽,结果就是一一走进东宁矿山为东宁的反清大业提供服务。这就 是所谓的「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之所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故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 备,则无所不寡。」

  更重要的是,迁界令与海禁严重地打击了沿海的渔民,这些人不是被屠杀,就是逃入内陆,更多的则是全家爬上渔船,在东宁海军的引导下前往东宁治下讨生活 去了。而这使清朝失去的了最大最有利的潜在海军兵员库,这也是清朝从来无法在海上与郑军,即使是以前装备低劣的海盗式海军竞争的根本原因了。但是不只是康 熙,整个清廷都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除了施琅以外。但此时施琅这个三姓家奴说的话没人重视。

  这样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一件事,无海防即无国防,不进攻就得挨打。

  这样的主动出击与人口买卖,再配合东宁新式大型快速运输舰安字级的建造与运用,让东宁在永历三十四年,1680年一年中,就增加了超过100万的人 口。到了永历三十四年年底,东宁岛与澎湖岛上的人口,加起来已经超过230万,如果加上迁移至漳泉二州范围内的人口,更是超过400万人。

  但是这样还不够。

==========

这时候基本已经可以吊打野猪皮了,想想八国联军的时候,加起来才来了多少排队枪毙蛋。。。

========

 「是的,少爷。」李福寿听到这种奇怪的实验,顿时精神来了,眼神闪亮了起来。不过他忽然迟疑了一会儿,问道:「少爷,听大屯那儿的来人说,他们那儿铁石不多了,以我们铁厂这样的扩张速度,恐怕不用三五年就会挖完。」

  「这样啊。」郑克臧想想道:「这事我会处理。保证在大屯铁石挖完前,给你们找到新的铁石来源。我保证一定是质量优良的铁石。」

  ※  ※  ※  ※

  郑克臧心目中质量优良的铁石来源,就是琼州了。

  琼州即另一世的海南岛。郑克臧知道这里有中国大铁矿之一的石碌铁矿。不过此时他却从未听说过有铁矿的开发,想是目前石碌铁矿还没有被找到。琼州开发的 早,目前人口现有40万,已开发耕地超过400万亩,比之前的东宁还多的多,不过他的问题在于,他离大陆实在太近了,最短的地方只有二十多公里,防守起来 可能有些麻烦。

  不过也只是麻烦而已。目前清虏在南方沿海的水师几乎被朱天贵趁着练手的机会扫荡一空,东宁海军已经彻底掌握了制海权。琼州与本土的水路沟通,实际上已 被切断好几个月了,清虏的人只能冒险乘坐木排小船趁夜往来。如果攻下琼州,东宁军确实无法避免清虏陆军乘木排于夜间偷渡登陆。但是光靠这样的偷渡运输的方 法,不要说大部队,就是上陆军队的补给是否能有效维持都是问题。

  其实此前郑克臧早已垂涎琼州的人口、土地与矿藏了,只不过因为手上陆海军兵力不足,所以才没有动手。而到了现在,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

  在三月初的时候,郑克臧手上共有训练完的五个营,其中近卫一营参加过厦门战役,回来后立刻分拆扩编成旅级单位,以1:3的方式带训另外三营新兵。而二 旅的四个营则从四月开始以每月出一个营的规模轮调派往大陆执行袭扰作战,到七月底的时候,全部四个营都有过作战经验,而此时头三个营同样已用1:3的方式 扩张成三个旅,其中第一个旅更是即将结训。此时再将这个新训练完毕的新兵旅派出执行为期一个月的袭扰作战。如此循环往复,到了九月份的时候,除了轮调派到 刘国轩手上的部队外,他在东宁本岛上已经有了三个旅训练完毕,并且至少执行过一个月袭扰作战,有了少量作战经验。

  这是陆军方面,海军方面,东宁水师也在迅速换装升级之中。200料的突击舰由于体型甚小,建造甚快,仅需一个月便可完工,400料的护卫舰则需两个 月。800料的巡航舰需时较久,四个月一艘,但是对于清虏海军,其实不太用的到巡航舰,仅需前两款中小舰艇即可。而一个两千料的船坞一次可以同时开工建造 四条突击舰或者两条护卫舰,东宁又有十个两千料船坞,外加十个更大的四千料船坞,因此军舰建造甚快。至八月为止,已有60条突击舰,、16条护卫舰与4条 巡航舰下水服役。比较麻烦的是,制造局枪炮所的造炮速度赶不上军舰服役速度,因此大部分船只的火炮都还未满编。但是集中一下凑出一支远征舰队的数量还是没 有问题的。

=======

如果要说现代世界的基础是工业革命的话,那么这工业革命的核心,机械制造工业只是一半,另一半则是化学工业。而化学工业的基础,则是三酸二碱。

  所谓的三酸,指的是硫酸、硝酸与盐酸,二碱指的是烧碱(氢氧化钠)、纯碱(碳酸钠)。

  郑克臧另一世生活的那个年代,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三酸二碱的工业化生产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在工业革命的大量技术累积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

  然而,只要中学化学课上课时有认真听课的人就会知道,这种想法是错的。

  一般公认的工业革命的起点,是在18世纪6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的发明(1765年)作为分界点。也有人认为是以瓦特蒸气的发明作起点,这是1781年——瓦特的第三个专利,第三代改良整合的全新蒸汽机。

  然而,在这之前,对于三酸二碱的工厂化量产或者开采,早已经开始许久了。最久的甚至超过100年。

  例如称为「化工之母」的硫酸,在八世纪时就有炼金士、炼丹师制造。而其第一次工厂量产则是在1736年(玻璃瓶法),在中学课本上提到的最初大规模量产方法的铅室法,则是在1746年出现的。

  至于硝酸和盐酸的量产方法,则要早一百年,在17世纪中,大约1625年的时候发明的。

  作为二碱之首的纯碱(碳酸钠或苏打),则是有天然矿石可以采取,在古代便被用作洗涤剂和用于印染。人工合成的方法则是从1791年开始,这种制法用了六十年,并不需要工业基础。

  至于烧碱,同样是古代炼金术的产物。

  因此,三酸二碱的工业化生产,实际上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做起来轻而易举。只要知道怎么作,或者最低程度,只要知道原理就可以了。实际上,这就是初中理化,与高中化学课程里所教的内容。

  当然,这样的规模,比起工业革命后期,乃至于二十世纪出现的先进方法,产量会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经足够了。每年几万吨到十几万吨的产量比起成百上千万,乃至于上亿吨的差距当然很大,但是光这几万十几万吨,在目前便已经足以拿来征服世界了。


注意,前方高能


这时候已经是英荷三次战争之后的事情了。。。西班牙早就没落了,是英国人和荷兰人抢市场的时候了,甚至书里康麻子把台湾今厦澎湖都许给了荷兰,让东印度的荷兰海军主力过来和明郑开了一战。当然还是输给了猪脚光环。

不过你说的不错,主要是开发时间的问题,这本书从二十万移民一百万,吃下海南,总共也只是不到五年,现实里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只能说作者开了时间挂

猪脚先是占领海南(有铁矿),济州岛(养马),北海道(制造硝化甘油)第二步菲律宾(有金矿),第三步就是决战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三国联合舰队,在新加坡建碉堡,把西方势力隔离在马六甲以西,和印度的英国人合作做商品欧美代理生意,整个东南亚都成了他移民建设的后花园,也是他反攻野猪皮的广大基地。。。

=========

二十三日下午,得到消息的朱天贵下令,全舰队出击。107条大小战舰陆续扬帆,离开满剌加,往东北方前进。

  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晨,东宁南洋远征舰队旗舰镇远号的主桅杆瞭望台上的瞭望手一边透过眼前的大型双筒望远镜观察着,另一手则拿起旁边的电话话筒通知舰长室:「报告,前方100里外发现桅杆群,目前数到21组,正在陆续增加中。现在有28组了,32,35……」

  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12月25日上午8点35分,东宁舰队于满剌加西北370公里处遭遇三国联合舰队,双方爆发战斗。

  三国联合舰队目前只有120艘船,显然是将运兵船放在后方了。此时他们有顺风优势,又将舰队排成长达15公里艘船的战列线,试图以优势兵力火力压倒东 宁军舰队。而朱天贵此前早就从俘获的西班牙与荷兰军舰中了解了对手的性能,知道己方舰队的火炮射程与威力要远远强于对手。于是把麾下的107条船也排成战 列线迎了上去。

  在荷兰人与西班牙人才在窃喜自己有数量优势的时候,朱天贵舰队却在600公尺的距离上就开火,让三夷舰队措手不及。

  朱天贵的舰队基本上是分成三个分队的,排在最前面的是邱辉分队,其次是他自己,江胜分队则殿后。众人约定这次先以战列线战术将新式炮弹打完,然后再考虑拉近距离混战。

  「先用实心弹较射,我们手上的开花弹不多,千万要省着用。」出击前朱天贵再次叮嘱着。

  此事南洋舰队从左营出发前,郑克臧给几位舰队司令演示了装备新式撞击引信的炸胶开花弹的威力,让他们平添不少信心。然而这种炮弹配备的不多,全舰队也 只配备了6000发左右,都是23斤以上的重炮弹,平均分配下来大约是每舰60发,或者说,每门炮只分配到2发新式开花弹。而其原因很简单,这新式开花弹 威力惊人,但却价格昂贵,一发就要30金元,这6千发炮弹就花掉了18万金元。

  此时有七成以上的东宁舰炮依然是旧式的前装炮,只有巡察舰与部份袭击舰换装新式后装炮。因为新炮的更新配发序列是由新舰到旧舰,大舰到小舰,重炮到轻 炮。然而,即使是旧式东宁炮,也是威力强大的线膛炮,舰对舰精确射程约为600公尺,比洋夷舰炮高出50%。而新式碰炸开花弹的特性更是不依赖弹头穿透 力,只需要碰撞敌舰船壳就会炸开来。因此其威力不太因为距离拉远而下降。

  「各分队,进入炮击范围后,对正侧面敌舰发动自由攻击。」

  「右一炮列,放。」

  「右二炮列,放。」

  在洋人惊讶的眼光下,东宁军舰上火光连闪,硝烟弥漫,他们开火了。本来认为黄皮猴子受不住压力,已经精神错乱在射程外提早开火的荷兰人张大嘴巴不可置信地看着水柱在己方战列在线一一飙起,几条船上还爆起了白烟、木片、人体与惨叫声,他们中弹了。

  「明国人的大炮射程怎么这么长?上次海战他们明明是在1000呎上开火的!」一个荷兰船长失魂落魄地喊着。

  「不行,再这样下去,我们会一直挨打的,挂出旗号,右舵,拉近距离,让我们的舰炮能够开火。」

  远处的炮响又再次传来,三国联合舰队又有多艘战舰中弹。

  「他妈的,这些该死的黄皮猴子怎么打得那么准?」

  线膛炮本来就打得比滑膛炮准的多。那可是号称1800码上可以打中谷仓大门的家伙。

  「靠近,靠近,快。啊,那是什么?哇~~」

  一艘战舰舷侧爆出一团巨大的火球,中间船体的四分之一,出现一个大约长10码深6码的巨大坑洞,彷佛是被巨龙狠咬一口的样子。这是23斤炸胶弹的战 果。而再更后面的一条战舰,则是船体的前半部在巨大的火球中彻底消失了,显然只有45斤炸胶弹才能办到这种事。而在更后面的海面上,一道高达二十米的水柱 高高升起——未中。

  「他们用的什么是大炮?他们是魔鬼,是魔鬼!」

  东宁舰队开始炮击不到30分钟,三国联军便有40艘战舰被击沈,平均每分钟被击沈超过一艘,整个战列线的前半部已经彻底瓦解,而他们击沈的东宁战舰却只有2条,并且都是小型战舰。

  欧洲人的精神崩溃了,舰队陷入了大混乱,战列线后方的战舰看到前面战友的惨状,开始转向想要逃跑。见到这种况,朱天贵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他立即挂出旗号:「按照预定计划,舰对分散攻击。」

  东宁舰队立刻折成三段,转向敌舰准备投入混战。

  「射击,射击!」

  东宁舰队开始绞杀混乱中的三国联合舰队,敌舰的损失迅速增加,每分钟都有战舰沉没。

  「小伙子们,这家伙一发30两,靠近了些打,打准点,免得浪费。如果只是水柱就不漂亮了。」

  「哈哈,打中了,今天放烟火。」

  「蒲你阿母,干,娘西皮,竟然没中!」

  「逊喀,哈哈,哩喜逊喀。」

  「靠近点,让我们试试这个纵火弹的实战效果。」

  所谓的纵火弹,其实是化学组实验的产物。这是焦化小组用提炼出来的汽油加上油脂、松香、蛋清、肥皂、石蜡等——本来郑克臧还打算加橡胶的,但是橡胶树 还没开始产胶,只好延后了——混合起来装在陶罐里作成,有20斤与40斤两个版本,罐子顶部的盖子下方还有一个小空间,里面用融化的石蜡包着一块钠,只需 破裂便可自动燃烧,因此无须手动点火。平时这个陶罐装在一个稍大的铁罐中蜜蜂保存,使用的时候把陶罐拿出来,用弹弩朝目标投射出去。

  这弹弩就是罗马人用的那种扭力弹簧式弹弩,是用旧式东宁炮的制退器的多余备件修改而来的,约有一人高,最大约可把30公斤弹体投掷到300公尺外,乃 专为投掷爆轰弹、纵火弹这样的投掷类炸弹,又或者抛掷缆绳之用。目前只有大舰装备这种东西,一般是每舰于两舷各装备四具。不过郑克臧认为火药时代还用投石 机实在有些奇怪,目前已经打算将之更换成火药推进的版本,也就是臼炮。

  连投了两发后,一发纵火弹成功击中300米外的战舰,其上顿时腾起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火势迅速延烧,不到三分钟,整艘战舰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把。

  「还真有效啊。来,多扔几个,反正这东西便宜,一个才2金元。」

  这样酷烈的攻击让洋夷跑得更快了。然而不幸的是,东宁战舰一律配置有船首炮的,可以在追击时继续开火轰击敌舰,不管是轰船尾船舵,或者抬高仰角轰船帆桅杆都可以有效让敌舰减速。而更不幸的是,就算敌舰不减速,东宁战舰跑得也比欧洲军舰快得多。

  追击战持续到下午四点为止。直到日头偏西,朱天贵才打出旗号,放出烟火下令收队,并趁着日头未落的时候开始打捞己方与三国落水海员,然后撤回满剌加修整,受伤较重的船只则前往巴达维亚,那里有较完备的修理设施与较多的人手。

  整场海战中,朱天贵舰队只损失4条突击舰与2条护卫舰,另有14条战舰受轻重不等的损坏,袭击舰以上的军舰没有损失,总计伤亡500余人。而西荷联军 则损失了113条军舰,损失近4万人,其中有3万余人被捞起。且所有跑得慢的大船全部损失,只有7条小船靠抛弃火炮弹药与其它压载,又靠同伴殿后,才成功 拖延到夜晚,逃离东宁军舰队的追捕。

  本次海战后来被称为「满剌加海战」,或者由于发生在圣诞节而称为「圣诞海战」。被后世认为是「改变东西方历史的关键性战役」,常被与勒班多海战相提并论。此役后欧洲势力全面撤出南洋,并成为其后欧洲撤出印度洋,乃至于逐渐衰落的远因。

  ※  ※  ※  ※

山鸡桑某种吐槽,比如集权,禁枪和自由之类的话题,多费了一些话,结果搞的整本书被禁了,写小说就写小说,真以为自己是上帝, 扯什么题外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92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82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9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2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4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0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6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0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7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60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47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地图 双峰海峡(Two Brothers) 双子岛周围遍布群岛,细长的海峡不但为大型战舰提供了天然避风港,更是进攻...
    第六驱逐舰响阅读 13,025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22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562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726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260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