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永存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又称除夕。是合家团圆欢乐的日子,身为游子,世界再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于是到处都是浩浩荡荡的回乡大军成了当下亮丽风景,一大早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底高速封路,人在途中的家人朋友发朋友圈说在高速路口睡觉等待,看来事事都要提前,我提前2天回家就避开高峰免了尴尬和等待。

      我家乡的小镇是个露水街,只有早晨有买有卖,到了九十点钟街上空无一人。为了备年货我只能起早赶集,鸡鱼肉蛋加上素菜,买了满满一个竹蓝子年货,足足几十斤实再拎不动,幸好遇上踦三轮车卖完鱼回家的隔壁邻村大嫂帮我把菜蓝子驮着,她在前面骑我跟着后面一路小跑,大嫂告诉我她早上已经卖了2车鱼,来回跑了2趟了。说自家鱼塘里养的大头链鱼特别好吃,上下村庄人都到她家买,一条鱼大约4斤左右7块钱一斤,好吃也不贵特别好卖。看到我蓝子里有鱼也有鸡,她又说她家也有土鸡卖。我真有点为难,我不知道呀,我早知道就全在你家买好了,我的年货采购已经足够多了,但是看在她一路帮我分担这么多重量的辛苦,我还是决定再买她家一条鱼,照顾她一点生意,哪怕过年几天吃不掉我就带回合肥也要买上一条。

      年二十九,我弟一家三口也回来了,贴门对挂灯笼爬高上低的事交给年轻的侄儿,这本是一家男主人的事。父亲在的时候都是父亲做,妈妈负责厨房的事,那时我们小只负责吃。如今父亲不在了,由他儿子,儿子的儿子去完成,妈妈不在了,自然由弟媳下厨,古人一句老话,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是回娘家,只管吃不用干活。这就叫薪火相传吧。

      年夜饭前有一个重要仪式,祭祀祖先。烧好的菜选挑几份留下来装入一次性盘子里,开锅饭第一碗也必须给祖宗,带上酒十钱纸和炮竹去上坟送饭,让祖宗先吃,然后回来家人才能开始吃年饭,当然我每年过年都要回来目的就是给父母送饭,否则我吃饭心不安。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逢年过节我的父亲都是这样带着钱纸提着饭菜去给爷爷奶奶等祖先送饭烧钱,如今我们沿袭父亲的做法一模一样,这叫着传承吧。

      时代在进步,事事在变迁。唯独留在我们心底对祖宗的孝道永恒而不变,后人烧钱祖宗能否收到?后人送饭是否可口?一切我无法问从不得而知,但我们后辈内心深处深深思念故去的亲人,愿他(她)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一样过得好,默默地叩首默哀,每逢佳节备思亲!

      生活需要仪式感,当每个家人怀揣孝心,每个家族孝道永存时,这个古老的年夜饭家人团圆情更浓,除夕夜成了不眠之夜!成了中华民族的狂欢夜,愿除夕久远永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