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荔林高质量课堂,我在夏娃老师后面上。夏娃老师的课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与知识扩展,学生学得清晰、扎实。认真分析了夏老师的课堂,我认为我想要改动的有以下两点:1、让学生体会用符号表示零上零下温度的必要性;2、知识容量大,需要稍作删减。
如何体会用符号表示零上零下温度的必要性?首先,要让学生在没有这种表示方法的情况下感到困惑。于是,我录了一个微视频,是内容是学生文文在模拟播报5个旅游城市的气温。我在播放视频同时要求学生记录着5个城市的温度。学生大部分采用文字表示。这种方法记录一个城市的温度没有问题,但在规定时间内记录5个城市的温度,问题就出现了:来不及,记不完。于是,展示一位同学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清楚简洁。由此引出用正负号表示零上零下温度。最后展示一位同学只记录数字,探讨那个符号可省略哪个符号不可省略。
此处,是这节课我所期待的亮点,也是这节课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做的不足的地方。这里用正负号表示零上零下温度出现得太快,学生缺少探索与充分的感受,导致我再次播报温度让学生把刚才来不及记录的温度记录完时,班里依然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使用文字方法表示,教学目标不能达到。如果我再上一次,我会在学生出现记不完的时候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优化我们的记录?记不完的学生大多是写“零上”“零下”这些文字花去大量时间,那就一起探讨可以用什么符号来区别零上零下?这就需要回顾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定义。零上温度是在零的基础上加几度,零下温度是在零的基础上减几度,很自然地,用“+”“-”号来区分,从而介绍这两个符号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读法。
关于如何精简,我认为还得回到教学目标。探究新知部分的四个环节如下图对应实现了教学目标中的每一项。 扩展延伸有三个环节。根据图片猜所在地区温度,食物的储存,人体适宜温度。在接触更多温度案例,进一步感受温度的同时,体会温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另外,通过温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感受数学与地理的学科融合。
整节课上下来,除了刚才对简洁的温度表示方法的探讨部分是最不满意的以外,我觉得不足之处还有,环节较多,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连贯;情境的创设不够吸引学生,学生兴致不高;没有小组合作,上课形式比较单一。我存在的疑问是:体验用带符号的数表示温度的必要性与给充分的时间探讨温度表示的多样性之间进行了取舍,可否做到兼顾?
以上是我对我与2018年10月18日执教四年级上册《温度》一课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