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想起昨天看到塞尚早期的几幅画,分别画的春夏秋冬,让我很吃一惊,完全想不到是他画的,以前都没看到过。完全不同的风格,简直怀疑搞错作者了。发给小林看她是否知道是谁的画,她也看不出来,知道之后也很吃惊。后来她说她那里也有一幅春夏秋冬,是花仙子的,忘了是谁画的。我脑子里立刻出现“穆夏”,给她说她的话让我想到了穆夏,紧接着她就发了好多穆夏的画。是穆夏最经典的九个系列,分别用四个仙女表现一年四季。
三月份在广州举办的穆夏画展,后来已经移去了南京,不知五月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我也很想去看。很久没有旅行,总是很想在路上,但却一直都没有动力出发,好像也无所谓似的。或许干什么事情都会有惯性吧!不过今年必须旅行,只要一开始估计又停不下来了吧,希望是这样。要计划什么时候出发,还要看看都能看一些什么展。
给小林说很早以前就开始有人说我思维太跳跃,很有趣但是有时候让人跟不上。她说和她合拍,她喜欢和我聊天,会激发她的思维,尤其是分享阅读和艺术,她非常享受。我也是这样,最喜欢能够激发我思维,让我有机智而独到想法的谈话。不喜欢无效谈话和现实生活鸡毛蒜皮的事情,除了浪费时间再没什么好处,还败坏心情。
她说19世纪人才辈出,20世界好像没特别喜欢的画家,21世纪人才还没有出来,她相信始终有坚持真善美的艺术家的存在。这样的人我是见过的,但是以后不会再有了。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和主义太多了,让人搞不懂也不想搞懂,很多都是故弄玄虚。故弄玄虚当然缺乏美感,有的作品本身没有什么内容,全靠批评家去分析和过度解释,有的真是胡言乱语,总之越是玄虚越显得高深,似乎理解了那个作品。其实和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些人没什么区别,可我想做那个小孩,失去美感的东西我就不愿意看,不想花费时间。
我喜欢对内心美好世界艺术的呈现。有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有迷惘和思考,就有动人的作品。当代人太迷惘太空虚了,丧失美好的感觉,还想利用艺术来发泄和成名,弄出来的东西不会有美感,只能让人厌恶和抗拒。那些空虚和无病呻吟最好借助其它途径来发泄,玩艺术就不行,艺术是倾注心灵去创作的,不是用来玩的。只有真善美才可以永恒,其它都会逐渐消失。那些空虚的玩家弄出的东西或许当时吸引眼球,引起反响,因为同样无聊空虚又低俗的人太多了,他们之间也会一拍即合。但是过后很快就会被遗忘。只有美才可以带来慰藉,而他们却无法欣赏美,不然就不会制造垃圾了。
她说她书房有一幅席勒的画,前两天拿出来挂上了,之前一直想不到挂在哪里,那天灵机一动,挂在门后面。照片中门两边是两堵墙上两个方向垂直的书架。看到画中是一些密集的小房子,立刻感觉这幅画就像一副桥梁似的连接了两边的书架,而这个房间就像是一条河流在桥下奔流,书房门开关的时候就像是小船在桥下穿梭,而她在书的海洋里徜徉。她说想象一下觉得我形容得很有趣。
下午她发来一张图,应该是一页书的照片,上面是席勒画的那个小镇,有照片和他的画。就是她门后面挂的那幅画中画的那个小镇,克鲁姆洛夫。文字说:最令人惊讶的是小镇的景色百年来几乎保持了原样,早在一百多年前,埃贡·席勒就曾将这美丽的小镇呈现在油画布上了。镇上街通小巷,兜转蜿蜒,路边的个性小店,栗色的屋顶沐浴在灿烂的晚霞中,席勒用他的画笔生动地再现了百年前的克鲁姆洛夫。
她说小镇旁边果然是流水,看照片和画作都很有童话小镇的感觉,可爱的房子边上是一条河流。正好巧合了我早上看到书房照片的第一感觉,画就像小桥连接通了两边的书架,小桥下面是流水,书房门的开合是小船在驶过。很多时候我为我自己的直觉,以及一些奇思妙想和现实情况的巧合而惊喜,觉得特别有趣。今天的巧合就有春夏秋冬花仙子和穆夏,席勒的画和小桥流水。穆夏的巧合是脑子里知识的累积被调动起来了,席勒是画面激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