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杂谈(老王唠教育)之四十二


班级管理杂谈    之四十二

今天我们接着昨天话题继续谈心理环境,我感觉写的很费劲,没有头绪,只能是尽力了。

教师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才能与学生形成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心里会形成一种“自己人”效应,才能营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感氛围,才能让学生消除心灵上的压抑感,思想上的恐惧感,才能让学生形成有话敢说、有言敢发、有问题敢提,思想活跃的氛围。在这样的情感氛围里,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创新精神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管、卡、压的模式。所谓管、卡、压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绝对权威,否定学生主体性存在的合理性,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约束。学生的选择只能是听话、服从,按照老师的吩咐去做,这无形中使学生失去主体性、自由意识和批判精神,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收到了压抑。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本身就是一种民主思想的体现,它也可以营造心理自由的情绪氛围。为此,班主任要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变管、卡、压式管理为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二是变挑错教育为赏识教育。这样一来,班主任才能在班级中形成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氛围,从而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同时,发挥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除了从班级物化环境和学生心理上进行调剂,还需要从班主任自身进行修整和提升,优化师生关系,来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师要走出认识的误区,即认为好学生就是去掉缺点的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挑错、改错。事实上,挑错教育本身反映了内心的恐惧,是由于教师怕学生变坏而进行消极防范。然而在教师的挑错教育下,学生不仅加重了焦虑感,引发逆反心理,而且其缺点没有改。教师要变盯缺点为盯优点,从而让学生永远充满自信。

班主任要善于接纳学生,包容他们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容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会事事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评价学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必须事事处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而不是像医生那样老是寻找患者的毛病。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被学生尊重,才能使师生的情感沟通畅通无阻。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意见、权利、隐私,不恶意批评。班里的事能够与学生研究,能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生犯了错误能进行善意的批评帮助,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改正错误,不讽刺挖苦,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

班主任要真诚。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朋友之道,贵在真诚。真诚地关心学生的一切,体谅学生的冷暖,对他们充满热情,多接触,多体贴,将心比心,宽宏大量,不厚此薄彼。以上所说,也恰恰是与学生情感沟通时需要坚持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是营造班级良好情感氛围的关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