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由道轩沙龙主办的沙龙实战/场域领导力培训课上,有一段被忽略的互动,这里让我们一起重温和解构,也许能得到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甚至价值连城。
目标设定
道轩老师在大家自我介绍后并没有马上围绕主题展开讲解,而是向大家提问:
如果想要成为主持沙龙的领导者,请问大家学习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
显然大多数人忽略了“如果想要成为主持沙龙的领导者”这句前提假设的暗示,因为这是口头一带而过的。所以在互动中很多人并不明确在身份假设前提下,内心所指向的目标应与自我的内在资源相关联,他们还是将目标集中到外部表象而非内部改善上,从而错失了从内部觉知的观察点。
比如有的人说:
学习这堂课的目标是怎样调动参加沙龙者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互动和发言,而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讲。
以站在沙龙领导者的身份角度,更加合适的描述应该是:
学习这堂课的目标是想要我所举办的沙龙能达到平等分享的结果(价值观/信念),让自己有办法通过肢体或身体语言(能力和行为)来促进沙龙中每个人的思考和发言。
后者的陈述是将关注外部表象转入内在的资源,从难以控制的他人的积极性和更多地互动和发言,具体到自我内部可以控制的价值观/信念、能力和行为上。潜意识中这是以自我改善和提升去产生对他人影响的效果。这种从内部角度来观察思维的方式会极大地促进自我适应力和影响力的发展。
如果我们每次设定目标的时候都能够从外在转向内在,从不可控的效果转向可控的资源,那我们在设定这个目标的同时就已经开启了解决方案的大门。
为此,我建议大家可以用上述身份假设前提下的目标设定来进行一些练习,从而形成潜意识模板,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加以广泛应用。
不过请注意,在这里身份假设本身是角度而非目标,这里所指的目标是参加这堂课所得到的效果。
通常目标有三层指向维度:第一指向身份和精神,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指向价值观和信念,得到什么样的效果?第三指向能力和行为,怎样思考和行动?
第三层目标通常被忽略了,比如我的目标是:在某个领域,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和方法论,训练出逻辑缜密的思维方式和快速敏捷的行动力。(这让我想起了咏春拳)
前提假设
在得到部分反馈后,道轩老师马上让大家以假设已经达成目标的身份,去思考在这堂课上所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又分别是什么?
其实道轩老师还强调了两种思考方式:第一种是做、得到、成为;第二种是成为、得到、做。他解释大多数人是第一种思考方式,而第二种思考方式会更有利于我们实现目标,但他没有详细说明为什么?
让我们解构一下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
第一种,做、得到、成为,是顺着现在——将来的时间线去考虑的,而作为不可预测的将来并没有植入我们内心坚固为一定要实现的目标,换句话说做不一定得到,得到不一定成为,那只是我们希望的而已。
第二种,成为、得到、做,则是从将来——现在的逆时间线考虑,假设自己已经达成了成为的目标,去思考所得到了怎样的效果?以及为此做了哪些事情?这种思维方式的好处是“成为”作为前提假设植入到了我们内心并坚固为一种假想的事实(大脑无法分辨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我们的想象,这就是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因),同时我们是站在未来进行回顾回忆,而回忆从来都不是困难的,因为回忆对我们来说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所以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我们会更容易找到答案,因为在潜意识里答案是已经发生了的,只是我们暂时忘记了而已。
有些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但在教练技术或NLP领域还有一个前提假设,即:
我们已经具备了达成我们目标的所有资源。
以这种假设前提,我们就可以更容易的站在已经达成的目标上,探寻我们现有的资源以及还需要获得的资源,而不是把我们认为的已有资源进行简单的整合配置。从宏观层面来看,所有资源都已经具备,只是需要我们去加以调用而已,不存在资源不足而无法达成目标的说法。
另外前提假设是对还是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效还是无效。显然只要你去试就会发现有效,且效果明显。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将前提假设运用到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身上,去揣度别人的内心或定义别人的身份、能力和行为,其有效性不但会大幅降低,同时还可能产生强烈的副作用,这是习惯了前提假设思维方式的人需要谨慎对待的。不过在催眠或销售领域,这又成为了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手段,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技术将前提假设植入到客户的内心,并让其采取我们想要的行动。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展开再说。
联结行为
道轩老师问:在这堂课上所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又分别是什么?这种提问方式是将假设已经达成的身份与当下的行为进行联结。
所有成果最终将落实到行为上,因为只有行为才能对外部产生作用,才有可能达成我们想要的效果。当然行为本身也会对我们内心产生作用,会影像我们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因此行为是联结我们内在与外在的桥梁。另外强调的是行为有三种表现方式,即:身、口、意。意(思维)也是一种行为。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在对道轩老师的这个问题有哪些答案?其实,从教练技术来讲,只有三件事最重要:观察,模仿,测试——再观察,再模仿,再测试——循环往复直至成功,而这三件事其实都是要去做的行为。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是思考的维度和框架不同而已,任何行为都可以进行拆分,变成更具体、更明确且更容去操作的行动。这蕴含了另外一个前提假设:别人能够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计划与做
公司端茶送水的小丫头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顺便解释一下。
她问:道轩老师所说的“成为、得到、做”的方式与他说的“做能做的,而不是想做的”好像是矛盾的。那想做的不就是成为、得到吗?
很明显,她还不了解我上面所阐述的那一大段文字的意思,所以将这二者看成了自相矛盾的说法。
上面所说的“成为、得到、做”的方式是在整个时间段上所思考的计划,是让我们胸有成竹;而“做能做的,而不是想做的”是在阶段性时间内的具体行动,是让我们有的放矢。
我画了个草图她一看就明吧白了:(在屏幕上我的字怎么显得这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