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问答平台看到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浏览了一下网友们的回答,有很多人从家庭背景、机遇和资源平台角度来分析,也有人从个人奋斗、兴趣和优势的角度来讨论。我觉得已经写得很棒、很完整了。
所以,这里我想换个角度——在人生道路上,究竟是哪些东西阻碍了我们进步?
希望这个答案,能给你带来启发。
本文接近5000字,希望你有耐心读完。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暂且不考虑家庭背景等因素,假设所有人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那么,各参赛选手的距离是怎样拉开的呢?
因为,赛道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充满了各种路障、阻碍,只有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突破自己、才能真正越过这些障碍物,才有希望顺利到达目的地。
人生的跑道很长,遇到的障碍数不胜数,我们简化一下、主要聊聊最有希望阻挡那些参赛选手的四个障碍物:
心智模式
思维方式
持续行动
刻意练习
首先来看看第一个障碍。
它一般出现在起跑线的位置,就像一块大石头拦住选手们的视线。只有绕过它,他们才能看清前方的跑道。
我们假设起跑线上有100个选手正在做热身运动,只等裁判员的指令了。
障碍1:心智模式
“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一位我比较崇拜的大咖,曾经分享过自己高三读书的时候的事情:
他高中成绩并不理想,到了高三的时候,突然有了紧迫感,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却不知如何下手。他的同学成绩都很好,好到简直无法超越。
于是,他挨个去向老师求助:“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激励他说:“来得及,好好学!”
直到他走到历史老师办公室,一瓢冷水迎面泼来——只见历史老师眼都没抬,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说:“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他很不爽,回去闷着头复习;最后,尽管他的高考成绩并不十分理想,但还是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接下来四年,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一个学渣,成长为让身边很多人都羡慕的大咖。
为什么有的人想进步、有的人却不思进取?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所谓“心智模式”,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他人、怎样看待世界、怎样看待环境、怎样看待人生?这些想法深植我们心中,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决策。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现在都已经××岁了,现在学××还来得及吗?”
问这些问题的,除了学生,还有不少是成年人。他们的心智模式是:学习的最佳时机是学生时代,一旦错过了就再也无法学会。于是,他们就在“学与不学”之间徘徊,最后把时间都浪费了。
还有不少人,在明白了一个道理之后,不去践行、反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我想减肥,但是听说跑步伤膝盖,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更加简单粗暴地回答:“如果我告诉你跑步伤膝盖,你是不是就不跑步了?”
不同的心智模式,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A:这件事好难啊!我做了几次都做不好,还是算了。可能我不适合做这个吧!
B:这件事好难啊!如果我把它做好了,会很有成就感的;就算做不好、做到及格也不错啊!
这时候你能看到:在人生的赛道上,有的人摩拳擦掌想要爬上“心智模式”这块大石头;而有的人却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小小的心智模式,也能带来巨大的改变。裁判员一声令下,100名选手中、只有70人往前冲了出去。
仅仅是心智模式,就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吗?其实未必。
接下来,参赛选手还会遭遇第二个障碍:
障碍2:思维方式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其完善的心智模式,以及成熟的思维方式。
从前有两匹马,各自负责拉一辆货车。
有一匹马每次都走在前面,而另一匹马则慢吞吞的。于是,主人把后面这匹马的货物全搬到前面去了。后面这匹马顿时就高兴起来:“看吧,你越努力、做的事情就越多!”
不料,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就把这匹慢吞吞的马宰掉吃了。
这个故事来自于一本经济学著作,作者还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懒马效应”。
且不管故事里蕴含什么样的道理,我们单从思维层面来思考,就会发现:这两匹马有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慢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以为偷懒就是赚到;殊不知,到最后它失去的更多。
如果说,心智模式决定一个人怎么做人;那么,思维方式就决定他怎么做事。
得到APP《成甲说书》专栏作者——成甲曾经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他去外地讲了课,一身疲惫的走下飞机,叫了一辆出租车准备回家。而这时,正是交通拥堵的时候。
出租车司机就纳闷了:“你要去的地方离地铁站很近,为什么还要坐出租车呢?堵车也是要打表的……”
成甲说:“我想在车上睡个觉。”
对于这件事,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坐地铁回去,不堵车还省钱”;但成甲解释说:我刚从外地回来,很疲倦,回到家什么也做不了、只想睡觉;但如果打车回去,趁堵车的时候在车上打个盹,回家后还能有精力去备课、写稿。
这就是不同思维方式、做出的不同选择。
当然,我只是用成甲的经历举个例子,并不是说我们要去效仿他、在堵车的时候还打出租车。
思维方式是帮助我们尽快达成目标。成甲的目标是“快速恢复精力,然后备课写稿”,所以选择在出租车上打盹、是比较高效的方式。后来成甲不仅在出租车的后座舒服地睡了一觉,睡醒后、还完成了一节课的大纲。
反过来说,若你的目标是“急着去上班”,我建议你还是坐地铁吧!这样比打车更高效。
如果你成功越过这一关,恭喜你,成为了剩下50个选手中的一员。你将跟其余49人一起挑战第三个障碍——
但是,正当你们坚定信心,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第三个障碍竟然空无一物……
障碍3:持续行动
21天没效果,坚持100天试试?
摆在你们面前的,是一道看不见的障碍——拖延症。
它就像一个不怀好意的损友,会用各种方式阻止你坚持,更可怕的是:它知道你的一切弱点,当你下决心减肥的时候,它会说“吃一点点没关系、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啊!”
当你下决心早睡早起的时候,它会说:“时间还早,再看会儿抖音吧!”“这么早起床干嘛?把闹钟关了,你还可以睡五分钟,真的,五分钟就好。”
而当你想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它会不停地在你耳边催促:“快,看看朋友圈,有人给你点赞了!”“快,看看微博,你的爱豆又发新动态了!”……
而当你再一次失败、不停自责的时候,它就坐在一旁,带着戏谑的笑容看着你。
有很多社群、训练营和微课应运而生,它们纷纷打着“七天学会XXXX”、“21天养成XX习惯”的旗号,让人觉得:即使我有拖延症,也能在七天、21天就掌握一个技能啊!
但这只是一个“标题党”罢了。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退一步说,即使21天之内真的能够让你学会某个新技能,那这个技能的门槛是非常低的,每个月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学会。
那么,这时候,你的优势又在哪里呢?不到半年就“泯然众人”了吧!
所以,如果想真正习得某个技能、超越大多数人,我们不能抱着“21天”这个目标不放,而是尝试更持续的行动——比如坚持行动100天?
放心,这是一道很多人都难以迈过的坎,如果你不幸中枪,也不要自责。
现在,赛道上还剩下20个选手还在坚持,其中有个别选手天天靠“打鸡血”硬撑,而另外10来个选手则看上去一脸轻松,因为他们学会了“自我造血”——他们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有一点点产出。
不管是写东西、跑步还是读书,每坚持一段时间,他们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反过来会激励他们坚持下去。
接下来的赛道似乎轻松了很多,既没有出现路障、也很少遇到“拖延症”出来搅局。因为,选手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规律地打卡、运动、阅读、早睡早起……
他们过着一种让人羡慕的自律生活。而他们面前的路,也越跑越顺。
直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
因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第四个障碍——
障碍4:刻意练习
我练习了很多个100天,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
是的,有些人说了10几年普通话,却还是没有达到播音员的标准;有的人在一个地方工作了10年,最后却败给了职场小鲜肉——因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一个经验用了10年,而不是积累了10年的经验。
你肯定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定律”——任何领域、只要经过一万小时左右的训练,你就能成为专家。
没听说过也无所谓,反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一万小时天才定律”起源于“刻意练习”这个概念。
“刻意练习”最早是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K. Anders Ericsson)提出,后来被畅销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断章取义,写成了一本叫做《异类》的书,书中说:想在一个领域成为大师,你需要经过1万小时的练习,即“一万小时天才定律”。
这条定律几乎成了所有心灵鸡汤的“必备调料”。
后来,埃里克森出版了《刻意练习》这本书,驳斥了“一万小时天才定律”这个概念——“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简单来说:当你学会开车后,你的车技已经达到60分;如果之后你不进行更加“刻意”的练习,哪怕你开10年的车,仍然无法成为车技90分的“老司机”。
因为你并没有刻意练习、而是把一个经验反反复复用了10年。
俗称“吃老本”。
如何做到刻意练习呢?
埃里克森说,你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你有清晰的特定目标;
2.有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教你正确的练习方法(方法不对,练也白练);
3.走出舒适区,适度给自己增加难度,一次比一次优秀,一次比一次完美;
4.即时反馈:你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也知道如何去改进。一开始,你可以靠老师来纠正,但到了后期,你必须学会自己纠正。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刻意练习”。
是不是觉得比“一万小时”难多了?
好消息是:掌握了刻意练习,你不必真的练一万小时,几千小时也行。
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障碍。所以,能够克服这一道障碍的选手,现在只剩下5个人了。
从最初起跑线上的100人,到最后仅有5个人来到终点线,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这样不知不觉拉开了。
嗯,这里我不得不提醒一下:又有5个人来到终点了!并且,他们是坐车过来的。
什么?赛道上还可以坐车?有没有搞错!
抱歉,这是特殊情况,而且裁判认为他们没有犯规。
你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但你肯定也认同这一点:有些人,他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在经济条件、平台和资源上,轻松超越很多人。
这也是我想补充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持续行动……这些并不绝对的,如果要和别人来开差距,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进去——比如要有远见、懂得从问题中发现机会,要有判断力、在迷茫的时候果断抓住机会,要有组织力,借助圈子、团队的优势,弥补你的短板、帮助你获得成功……
甚至,家庭背景也是很多人“成功”的关键。
不过,即使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条件,也没必要自怨自艾。《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说:每个人都有特定关注的事物,而这些关注的事物中有些可以被自己控制,有些则超出了能力范畴不被控制。
前者可称为影响圈:影响圈越大,显然影响力就越大。
斯蒂芬·柯维说:对待问题是消极被动、还是积极主动,决定着一个人影响圈的大小。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从改变自身开始。
最后回到问题上来:是什么让我们在人生的赛道上拉开差距?
首先,成功选手的心智模式更加完善;
其次,成功选手并不蛮干,而是会使巧劲,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
另外,再好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如果不付诸行动,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
最后,我们聊到:盲目的行动也不会带来进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坚持练习、却总是没有取得效果一样。不是花时间练习就会有收获的,而是要做到“刻意练习”。
读到这里,我想提醒一句:如果你想知道快速超越别人的“捷径”,很抱歉让你失望了;如果你正脚踏实地、走在“改变自己”的路上,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Ps:文中提到的“成功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在人生道路上的某个时期、暂时领先别人一步的人。
当很多人沉浸在15秒的短视频里不可自拔的时候、你能沉下心来看完一篇接近5000字的文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已经跟不少人拉开距离了。
如果你问我——你在第几名?
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我还在跟拖延症搏斗。但没关系,人生是一场很长很长的马拉松,每个人的终点都不同。
重点是:你找对自己的赛道了吗?
最近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本文的配图就来自于这里。
想看视频可以搜索【谁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