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是一种疾病,善妒更是一种痼疾,其根源都是由于精神世界的空虚。

  这是一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辛克莱·刘易斯在1920年创作,以作者出生的家乡小镇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女人挣脱精神牢笼的斗争过程。

  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中西部一个规模不大的小镇,人口大概只有几千人,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物产资源丰富,这个小镇叫做戈镇,也被成为大街。

  在戈镇上居住的人们,享受着农民们带给他们的便利,同时也剥削着农民的收。这个富裕的小镇看起来五脏俱全,拥有市政厅、百货商店、家具店等一应公共设施,但是镇上的居民却显得固执而又善妒,盲目自大同时又拒绝接受新鲜事物。


  活泼美丽的年轻女孩卡萝尔怀揣着美好的期盼,嫁给了戈镇上的医生肯尼科特,同时,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改造这个富裕而又空虚的小镇,让它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殊不知人们固执的力量是强大的,更何况是一座固执的小镇。卡萝尔在改造小镇的计划中四处碰壁,还被小镇的人们所孤立、中伤和阻挠,随着时间的推移,卡萝尔的决心被逐渐磨平,险些被戈镇的平庸生活所同化。

  卡萝尔是一个思想进步和性格独立的女性,她善待他人,和仆人关系良好,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因此,戈镇的固执和生活的不如意,更加促使她做出改变,寻找一条回归正轨的道路。在戈镇改革尝试失败之后,卡萝尔彻底败下阵来,不仅失去了雄心壮志,还找寻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卡萝尔带着孩子离开了丈夫,离开了戈镇,来到了华盛顿。

  华盛顿生活的两年,非但没有让卡萝尔找到内心的平静,还让她回想起了戈镇的往事,卡萝尔已经彻头彻尾的成为了一名戈镇女性,无法逃离这座精神囚笼。于是,卡萝尔最终还是回到了丈夫身边,与戈镇达成和解,重新被戈镇接纳。

  卡萝尔最初来到戈镇的时候很难找到知心朋友,也很难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对外倾诉。戈镇的人们精神世界是空虚的,他们只会在聚会上发呆,在交流时争吵,对于戈镇的未来毫无规划同时又阻止变革。他们是一群善妒的人,会在角落里偷偷观察他人,散播一些谣言,妇女们附庸风雅同时又愚昧无知,一首好的诗歌或一场经典的戏剧,往往会成为追求时尚的垫脚石,其本质含义却无人在意。对于外来人和农民,戈镇人有着迷一般狂妄的自信,他们剥削着勤劳的农民,嘲笑着戈镇外的人,难怪戈镇的改革如此举步维艰。

  但是,戈镇并非没有想要追求改变的人们,卡萝尔的丈夫肯尼科特也曾经试图抗争过,失败后才变得市侩起来。卡萝尔最后也知道,想要挣脱枷锁的人最终都失败了,他们都变成了戈镇人,阻碍着后来人的抗争。这些想要打破精神牢笼,然而最终却变得空虚平庸的人们,不得不说是一场世间悲剧。

  一本好书,自然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卡萝尔是一位伪理想主义者,遇到挫折之后在现实面前选择了低头。然而我却认为她是一名坚强而又独立的女性,在认清现实之后做出了最有利的选择。诚然她过度依赖丈夫的支持,也很在意旁人的目光,但是能够突破世俗,寻找创新和改变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值得钦佩。

  戈镇只是书中的一个虚构之地,然而,现实中或许存在着这样的“戈镇”,无数困在其中的人们,正在等待从无法逃脱的牢笼中解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