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文章置顶到底好不好用?

作为入行互联网的运营人员,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到产品功能,设计,交互,乃至文章的段落格式,甚至标点符号上。

事无巨细,一般的运营都会直面用户,如果是有客服团队的话,可能是客服团队经过整理后得到的第一首用户反馈,这些都是运营工作中宝贵的资料,是用户眼中产品的真实面貌。

今天我们来讲讲我,一个互联网运营人员所理解的,关于微信新版本出现的“”在聊天中置顶“的功能。

聊天置顶截图

微信如今作为超级App,每天用户的在线时长越来越长,使用微信交流办公的人群也逐渐壮大, 大家已经习惯了用微信收发文件,阅读公众号文章来获取信息与学习,以及工作邮件等等。

如今微信“在聊天中置顶”和小程序来两个功能已经发布有一段时间了,昨天在和小伙伴们交流中,很多人都抱怨这个“在聊天中置顶”似乎并不能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有新消息的时候,我还是会回完消息,回头再找文章点开看,这个功能并不是很好用。

从他的描述中,我们能获得以下信息:

1.他对这个功能的还没有上手,发来新信息,需要回复时还是会忘记置顶。从技术上来看,这个在聊天中置顶的实现并不复杂,但这个实现方式和功能的位置来说,微信还是保证一定程度的克制,毕竟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动,对于微信来说,都可能触及到百万级用户的使用。

虽说这个功能不算创新,但确实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如此量级的App做到了聊天工具加咨询的转化,QQ可能有可以借鉴性,我们平时登录还是会受到腾讯新闻的消息推送,但数以千万计的微信公众号,如此庞大的咨询内容,使得微信在考虑聊天工具和阅读工具之间的冲突,要做抉择,要做创新和改变。

2.如何确定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回完消息之后,继续看文章?

作为运营人员,我会考虑四种情况作为解决方案:

a )什么情况下先回复最新消息,再看文章。

b )什么情况下先回消息,不会再看文章

c )什么情况下先看文章,晚点再回消息。

d )什么情况下不看文章,也不回消息。

以上四种情况,最复杂也是最需要归纳的,就是a这种。文章是什么文章,哪个公众号写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信息是谁发的,什么时候发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对于运营人员来说,a情况就是最复杂,也是最难预料的了。

所以你只是觉得我的功能不好用,但是什么样属于好用?

是我的按钮位置太深了吗?还是位置不明显?还是这个功能本身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呢?

大部分人说好,那我的功能才算是好,大部分是基于产品的使用者比例,他可能是超过70%,也可能是80%,这个根据运营数据和产品实际情况来决定,但逻辑是不变的。

大部分人觉得好用,产品服务的是更多人,更多人觉得好用,那就是好用。

少部分人呢?要么学着和大部分一样上手新功能,或者干脆就不用。

但有一句话必须我们要记得,你觉得最好用最易用的方式,可能并不是最方便的。

你是互联网人,所以你有行业逻辑,你有互联网思维,但使用微信的人并不都具有这种思维和思维模式,但微信也是他们生活的部分,他们和爱人聊天,和孩子探讨学习,和同事收发邮件,和家人互赠红包,微信因为他们的工作属性,家庭属性,性格属性的偏好,而有不同侧重点。

总而言之,微信在处于方便所有人的目的,上线了现在这个置顶功能,可能很多人觉得并不好用,或者并不好用,但对于微信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优化用户体验的一次小小的尝试。

如果你能接受他们较为简单的改变,可能会接受他们接下来的更大的改变。

最近我总听到一句话,放在这里正合适:

成年人,要拥抱变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799评论 25 709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61评论 4 26
  • 大家好,这是第一周的产品体验报告,本次对象是微信。选它的理由很简单:我每天点开它的频率不下20次,在“我最常用ap...
    Grocery阅读 4,930评论 1 12
  • 今天男神对我说了一句:我是你哥。
    小彧的春天阅读 2,944评论 0 1
  • 前两天朋友给我推荐了一部电视剧,说是特别好看,豆瓣评分很高,也是一部良心剧,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了...
    是雪喵喵阅读 4,545评论 0 0